吉七稠油低温氧化动力学及氧化特性研究
石油资源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命脉,然而随着常规油气资源的不断开采,所剩储量逐渐减少,相反,世界范围内稠油的探明储量比重越来越大,如何环保高效的开采稠油资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所在。但是由于稠油粘度大,流动性差,常规开采方法很难将其高效的采出,近些年“火烧油层”成为稠油开采的主流方法之一,它不但可以低耗、高效的开采稠油,同时能有效的避免环境污染,符合国际社会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新思路,然而,该提高采收率技术起步较晚,且主要研究集中在高温燃烧阶段,对稠油低温氧化阶段的特性研究很少,相关理论存在诸多的争议,因此有必要针对稠油低温氧化阶段的特性展开相关研究。本文首先对稠油注空气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状况进行了国内外文献调研,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工作内容。随后利用同步热分析方法(TG-DSC)研究了吉七稠油的动力学特征,并分析了升温速率以及石英砂/岩屑对稠油氧化热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稠油氧化分为低温氧化(LTO
(本文共76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太原理工大学
褐煤高的表面活性使其易于发生低温氧化最终导致自燃。此外,褐煤高的含水量将会降低燃烧热值和增加运输成本,这给其大规模应用带来了很大难题。褐煤在干燥过程中,不同提质方式和提质条件对其物化结构的影响不同,从而导致提质褐煤的低温氧化活性不同。本文以内蒙褐煤为研究对象,以煤样低温氧化过程中CO_2释放量为评价褐煤低温氧化活性的指标,考察了提质方式、提质温度以及干燥介质对褐煤低温氧化活性的影响。此外,通过空气恒温、循环氧化及硝酸和双氧水溶液氧化的手段制备了物化结构具有差异的煤样。研究了上述煤样在低温氧化过程中CO_2释放量的影响因素,并对褐煤低温氧化过程中CO_2的释放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及动力学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对褐煤中所含的化学键的键能进行了总结,得出亚甲基中C-H键的键能约80 kJ/mol,甲基中C-H键的键能约95 kJ/mol。甲基与醚键以及酯基相连时形成的C-O键断裂时需要的能量约80 kJ/mol;与脂肪烃相连的羧基...
(本文共89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煤炭科技
选取5个不同变质程度的代表性煤样进行煤低温氧化模拟实验,通过分析不同煤样的氧化产物和指标气体的产...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
-

- 非常规油气
为研究地层条件下黄沙坨油田原油是否会与空气发生低温氧化反应,为区块非烃类气驱注入介质的筛选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原油样品与空气在无汞地层流体分析系统中的氧化反应过程,检测O_2、CO_2和CO等气体的变化情况,分析O_2的消耗速度,评价不同条件下原油与空气的反应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该...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
-

- 煤炭分析及利用
研究不同煤岩组分在低温氧化过程中元素组成的变化...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
-

- 西安科技大学
煤自燃灾害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热量的产生和积累是煤炭自燃的直接原因,由于低温阶段煤的氧化放热量小不易被发现且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煤低温氧化的热效应进行研究。本文分别对不同变质程度、不同粒度和不同氧浓度下煤低温氧化过程中的热物性参数、热效应参数和活化能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变质程度、不同粒度和不同氧浓度下煤的热物性参数和放热量的关联性,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变质程度、粒度、氧浓度对煤低温氧化放热的影响大小,研究结果对煤自燃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通过煤质分析实验分别研究了不同变质程度和不同粒度煤样的煤质组成及其对煤氧化自燃的影响;通过热物性实验,分别研究了不同变质程度、不同粒度和不同氧浓度下煤样热物性参数的变化规律,发现不同变质程度煤样的热扩散系数、比热容、导热系数随着变质程度的加深而增大,粒度对煤样的热扩散系数、比热容、导热系数的影响存在临界值,临界值在140-200目左右,而...
(本文共85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