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可给性的场地重金属及半挥发有机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估研究
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是污染场地修复与治理的决策辅助工具之一。目前,经口摄入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主要基于污染物总量进行,这往往会导致场地修复目标过于严格、修复资金过度浪费。因此为了克服这些缺陷,本论文以铬盐厂重金属(Cr、Ni、Cu、Pb)和焦化、钢铁及农药厂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为例,参考德国标准研究院的方法(DIN-19738,简称“DIN”),模拟人体胃肠消化环境,系统地研究了模拟空腹及进食(奶粉、苹果)状态下污染物的生物可给性,同时探究了土壤理化性质对生物可给性的影响,基于生物可给性参数评估场地污染物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水平。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铬盐厂铬盐厂土壤中,Cr的检出含量最高,超标GB 36600-2018中二类用地管制值,污染严重。体外实验中Cr、Ni、Pb在胃相中的生物可给性高于肠相;Cu在肠相中的生物可给性显著高于胃相。与空腹状态相比,添加奶粉对C
(本文共78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上海师范大学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和人类健康,工业企业的生产活动是城市土壤重金属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在工业企业尺度上研究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规律,分析其污染状况,进而提出污染治理和风险管控策略,可提高土壤环境的管理水平,对实现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土壤自身的性质,污染物在土壤中积累的同时会不断向周围和地下扩散,所以了解污染物在土壤三维空间内的分布状况也十分重要。为揭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本文以某合金制造企业场地为研究区,根据企业生产原材料与生产工艺分析,选择特征污染物土壤重金属Co、Cu、Pb、Zn、Ni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土壤重金属的二维和三维空间变异结构与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并对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污染评价,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内土壤重金属含量统计结果表明,三层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各项统计特征和变异系数存在明显差异,第一层土壤中重金属Co、Cu、Pb、...
(本文共66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山东化工
随着现在化工业和科学的发展,各种污染问题逐渐的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然而重金属污染也是当前最大的污染源之一。重金属的定义是指元素的比重大于5.0...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

- 环境生态学
随着工业的发展,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对社会经济发展、人民健康造成重大负面影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重金属抗性植物的遴选是重金属污染修...
(本文共8页)
阅读全文>>
-

- 中国食品
食品安全关系到普通民众的健康生活,也关系到食品企业的长期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当前重金属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仍偶有发生...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河南农业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求日益提升,农产品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一般情况下,重金属是指体积质量5.0或密度4.5 g/...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