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在刑事案例指导制度中类比推理的适用研究

案例指导制度是中国特色司法制度,在促进司法公正,统一裁判标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案例指导制度建立初衷是实现“类似案件类似处理”的法律效果。而类比推理就是实现“类案类判”的基本方式,确定类比推理的逻辑过程及运用有助于促进指导性案例的司法适用。因此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研究案例指导制度与类比推理的概念及性质:案例指导制度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研究热点在其司法适用过程。案例指导制度与德国的判例制度是类似但有区分的司法制度,相似之处包括:两者都辅助成文法发挥效力,两者的适用方法相似,两者的精神内涵相似。两者不同之处在于:两者效力不同,两者发布主体、数量、程序不同。此外,基于刑事领域需要遵循谦抑性原则、刑事案件的复杂性等原因,需单独对刑事案例指导制度确定司法适用规则。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对象的某些属性相似,推出它们的另一个属性相似的推理。基于法律规范具有开放性与普遍性、逻辑推理正确程度有限、“类案类判”的公平正义理念、演绎推理能与类比  (本文共55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甘肃政法学院
甘肃政法学院

理论与实践:案例指导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构建

2005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2004-2008)》,该纲要将“建立和完善指导性案例制度”作为2004-2008年司法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之后的2010年1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规定》的发布,对我国指导性案例制度的建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中国特色的指导性案例制度已经展开。考察我国的历史,不乏“指导性案例”的样态。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下的中国,实际在《规定》颁布之前就已经存在指导性案例制度了。如,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附有典型案例的司法解释、审判工作总结以及刊登在其公报上的裁判文书和典型案例。最高院的这些实践对下级法院的司法实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们都致力于法律的统一使用。由于指导性案例制度与英美法系国家之判例法之间的某些相似性,理论界、实务界围绕判例/判例法与指导性案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但是在最高院没有统一的相应规定之前,具体的研究其方向并不是非常明确,讨论并...  (本文共46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05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指导性案例适用表达的“自说自话”及其反思——基于6593份民事判决书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基于6593份包含“指导性案例”的民事判决书可以看出目前指导性案例的适用存在“自说自话”的特点,也即裁判文书中往往只有当事人对于指导性案例的提及或者法院对于指导性案...  (本文共8页) 阅读全文>>

《人民检察》2021年14期
人民检察

检察指导性案例应用的提升路径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一系列指导性案例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但指导性案例适用不足、参照率不高的问题仍普遍存在,其价值功能尚未...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人民检察》2021年15期
人民检察

刑事检察指导性案例的具体运用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发布指导性案例。从实践来看,检察指导性案例在弥补立法疏漏、统一法律适用标准...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人民检察》2021年15期
人民检察

检察指导性案例在刑事办案中的应用

2010年7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并于同年12月31日发布首批三个指导性案例。2018年10月修订的...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