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生物量估算方法研究
陆地生态系统为人类的生存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精确评估陆地生物量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精确评估陆地生物量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1.多种方法的评估结果之间存在差异。2.生物量样点布置有待优化。森林生物量是衡量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指标,精确估测森林生物量可以为政府制定发展策略提供决策支持。因此,以中国森林生物量的评估为例,探讨多种方法评估结果的差异。为了量化不同森林生物量估算方法对评估结果不确定性的影响,文章使用中国6474个规范、系统的森林生物量实地调查数据,定量评估了2种森林类型法(M1)、6种地统计插值法(M2)和2种遥感模型法(M3)共10种方法估算结果之间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了10种方法估算结果在不同生态区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就整个中国森林区域而言,2种森林类型法估测的生物量储量变异率为15.68%,6种插值方法估测的生物量储量变异率为9.43%,2种遥感方法估测的生物量储量变异率为42.70%,三
(本文共83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绿色科技
激光雷达相比传统被动遥感技术具有较强的穿透性,有利于森林垂直结构分布信息的获取,被广泛应用于林业研究中森林计测参数的估算。展望了激光雷达在森林生物量估测中的应用研究,主要以多源遥感数据协同估测森林生物量为研究思路,结合应用多源数据探索复...
(本文共6页)
阅读全文>>
-

- 南方农业
以松花湖生态区为研究区,收集该地区主要树种的生物量模型及TM遥感影像数据,对影像数据进行处理,提取遥感变量,建立影像数据与固定样地生物量数据之间的遥感模型,用逐...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

-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从单木和林分两个水平系统综述了森林生物量模型特点及其构建方法,总结了单木生物量模型的基本特点及其构建方法,重点阐述了相容性森林生物量模型构建;从林分生物量模型、林分生物...
(本文共11页)
阅读全文>>
-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目的】森林生物量的精确测定,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以东北林业大学城市林业示范基地为研究区域,首先利用无人机平台获取整个研究区域的高分辨率无人机影像;然后在研究区域四种人工林样地中分别选取20 m×20 m的4块建模样方和4块测试样方,通过每木检尺法实测建模样方内林木的树高和胸径数据,建立H-DBH(树高-胸径)估算模型,并结合已有的DBH...
(本文共7页)
阅读全文>>
-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估算该区域的森林生物量,并研究该区域的森林生物量的空间格局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以20世纪末至21世纪10年代期间(1994—1997、2006—2007、2010—2011)的Landsat5系列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建立遥感信息模型,估算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3个时期的森林生物量。采用0°、45°、90°、135°方向以及全局Moran's I系数和半变异函数块金值、...
(本文共10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