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面对社会变革加快推进、各种文化交融交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我国高等学校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纠正好专业课程教学常常忽视“立德树人”的错误,课程思政由此应运而生。作为以农业为特色的高等学校,高等农业院校肩负着培养“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各类“三农”人才的使命责任。加强农学类本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农业院校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重要指示的重要举措,是高等农业院校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社会声誉的必然要求。本文遵循“应然—实然—使然”的逻辑,即应该建设成怎样、实际建成怎样、为什么建成了这样、怎样优化以达成应然目标的逻辑展开研究,充分借鉴课程思政的动因、目标、特征等方面研究成果,围绕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课程思政等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隐  (本文共109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安徽农学通报》2021年17期
安徽农学通报

基于产教融合的农学类专业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探索

案例库建设质量是影响案例教学和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因素,产教深度融合拓展到教育领域微观的课程建设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该文以农学类专业为例,剖析了农学类老牌专业在专业课程教学案...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农家参谋》2020年05期
农家参谋

试析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农学类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近年来,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实验室的数量越来越多,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就当前情况来看,我国高职院校农学类...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04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匹配作物生长全程的农学类实验模块化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构建

农学类实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与地域性特征,为切实提高农学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专业素质,本研究设计构建了"匹配作物生长全程的农学类实验模块化教学模式"。该模式基于系统论思想,以农作物生长发育全程为主线,涵盖土壤、作物和环境三大领域,设计六组实验模块,包括...  (本文共5页) 阅读全文>>

《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28期
教育教学论坛

嵌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农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创新创业教育对农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起到强化、促进专业教育的作用。该...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农家参谋》2020年23期
农家参谋

探究如何提升农学类大学生的专业素养

本文以探究农学类大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基础,从现状分析,培养措施,培养作用三方面来阐述,结合实际例子具体分析,紧跟新时...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