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细菌Shewanella piezotolerans WP3极端环境适应性机理的研究——脂肪酸系统与深海噬菌体SW1在环境适应中的作用和调控
深海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环境,这里有着永久的低温、高压和黑暗。生活在这些环境下的极端微生物必然有特殊的生理代谢途径来适应这种极端环境。对深海微生物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生命的起源,而且可以了解各种极端微生物的生活特性,有助于对深海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极端条件下的生命和生态现象研究将可能揭示生命适应逆境、演化自身的能力,为人类健康开辟新的途径。本文所研究的深海细菌分离自西太平洋1914米的深海沉积物中。菌种鉴定为Shewanella piezotolerans WP3,它既是耐压菌,又是低温菌,现在已经完成其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是研究极端微生物适应极端环境的理想材料。本文用WP3作为实验材料,通过模拟深海低温高压极端生存条件,并结合各种分子生物学手段,对脂肪酸系统在深海极端环境中的作用,及其表达和调控进行了全面地分析,使我们对极端微生物的极端环境适应性机理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此外,我们成功的从WP3中分离出了世界上第一株深海丝状噬菌体
(本文共119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吉林大学
本研究是以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O101为宿主菌,在10份污水样品中筛选出一株裂解性相对最强的噬菌体P3,该噬菌体的在双层平版上形成噬菌斑的直径约为6mm,效价约为5.5×109pfu/mL,具有较强的裂解性和特异性。对P3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噬菌体的最适pH值为7.0,在pH值4~11的环境中2h仍可保持较高的活性;最适生长温度为37℃;对热较稳定,在60℃保温1h效价可在107以上,但在70℃时则完全失活;对氯仿和乙醚不敏感;其最佳感染复数(MOI)为1;感染宿主菌的潜伏期约为20min,裂解期约为80min,裂解量为55。电镜下观察噬菌体P3的形态,其头部呈正二十面体,直径约为20nm,无尾,无囊膜;经SDS-PAGE电泳鉴定,噬菌体P3至少含有两种结构蛋白;其中大小为49kDa的蛋白含量较高。提取噬菌体P3的基因组,用0.7%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其大小约为15kb,为双股DNA分子。经综合鉴定,将噬菌体P3暂划为群I-双...
(本文共73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目前,细菌感染的治疗主要使用抗生素,但随着抗生素耐药性问题越发严重,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法。因此,噬菌体疗法将是解决细菌耐药性的一种潜在选择,并可考虑噬菌体与抗生素联合治疗。遗憾的是,目前缺乏设计良好的噬菌体疗法临床对照试验,希望未来有更多的研究着眼于解决噬菌体疗法抗...
(本文共6页)
阅读全文>>
-

- 食品科学
以阪崎肠杆菌菌株ATCC25944为宿主菌从河涌水中分离1株噬菌体TBC-1,具有较宽的阪崎肠杆菌宿主范围。电镜形态学及生物特性结果显示:此噬菌体衣壳为二十面体,具有可收缩性尾部;该噬菌体的最佳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0.001,一步生长曲线显示其潜伏期20 min,爆发期50 min;爆发量为100 PFU/cell;该噬菌体在温度区间40~50℃及pH 4~10之间可以保持其效价稳定;对阪崎肠杆...
(本文共7页)
阅读全文>>
-

- 动物医学进展
旨在为鸡大肠埃希氏菌病防治提供噬菌体材料。使用双层琼脂平板法从鸡场污水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鸡埃希氏菌裂解性噬菌体vB-EcoM-IME540(IME540),并通过噬菌斑、透射电镜观察该噬菌体的噬菌斑和形态特征,测定其最佳感染复数、耐热稳定性、pH敏感性等生物学特性,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及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噬菌体vB-EcoM-IME540的噬菌斑呈透亮的圆形,直径0.8 mm~1.1 mm,...
(本文共6页)
阅读全文>>
-

- 动物医学进展
为了使大肠埃希氏菌噬菌体能在治疗大肠埃希氏菌所致疾病等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以牛源子宫内膜炎型大肠埃希氏菌为宿主,经双层琼脂纯化法从污水中分离到毒性噬菌体EP-CE。电镜下见EP-CE属肌尾病毒科...
(本文共5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