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仓颉为黄帝时史官,有四目,能通神明,见鸟兽之迹而作书契,使天下之义理...
[详细]
《中国古代文人掌故辞典》
字数(98)
后羿,古代神射手。夏王准备一块一尺见方、靶心寸径的兽皮箭靶,对后羿说:“你射中目标,赏赐方金;射不中,则削你千邑封地。”后羿闻言神色不定,胸中气息难平,张...
[详细]
《中国古代文人掌故辞典》
字数(198)
甘蝇,古之善射者,箭无虚发。飞卫学射于甘蝇,而技胜其师。纪昌于是向飞卫学射。飞卫教之:“首先练就不瞬之功,而后方可言射。”纪昌归家,仰卧其妻织机下,定睛目视牵挺上下往复。如此二年,锥尖刺眦而不眨眼。纪昌将练功成果告之飞卫,飞卫说...
[详细]
《中国古代文人掌故辞典》
字数(286)
宋微子,殷商纣王诸父,官太师,封于箕地,因称箕子。殷纣王暴虐,不听箕子忠谏,反将其囚禁。周武王灭殷,箕子方得自由。后箕子朝周,过故都殷墟,见宫室毁坏,遍地禾黍,往日...
[详细]
《中国古代文人掌故辞典》
字数(211)
伯夷、叔齐,孤竹国君二子。父欲立叔齐继位,叔齐谦让伯夷。伯夷以父命推辞,逃走;叔齐亦随之逃去。二人风闻周文王敬长养老,便前往投奔。及至,文王已殁,武王载其牌位东进伐纣。伯夷、叔齐拦马劝谏:“父死不葬,乃动干戈,可谓孝吗?以臣弑君,可...
[详细]
《中国古代文人掌故辞典》
字数(353)
伯牙,春秋时善弹琴者;其友锺子期,善听。伯牙弹琴,志在高山;锺子期便说:“好啊,巍峨高耸如同泰山!”伯牙弹琴,志在流水;锺子期又说:“好啊!洋洋洒洒好似江河!”伯牙弹琴寄寓的意念,锺子期皆能从琴音领悟得之。伯牙与锺子期游于泰山之北,突...
[详细]
《中国古代文人掌故辞典》
字数(278)
伯牙师从成连先生学琴,三年艺成,但性情尚不专一,未至精神超脱境界。成连说:“我师子春居海中,能移人情。”于是带伯牙划船求师。伯牙遥望海上无人。至蓬莱山...
[详细]
《中国古代文人掌故辞典》
字数(196)
葆申,春秋时楚文王师。楚文王得好狗良箭,游猎云梦,三月不返。又得丹山美女,淫乐无度,一年未理朝政。葆申对他说:“王之罪过当受鞭笞。”楚王说:“我自脱离襁褓,就跻身诸侯之列。请变更惩罚,勿用鞭笞。”葆申告之:“臣承先君之令,不敢废弃...
[详细]
《中国古代文人掌故辞典》
字数(320)
管夷吾,字仲,春秋时齐国颍上人,曾作齐桓公相,后人传有《管子》一书。管仲少时与鲍叔牙交游,常欺鲍叔牙。鲍叔牙却始终善待他,不与之计较。后来鲍叔牙从齐公子小白,管仲从公子纠,各为其主。及小白立为桓公,鲁人杀公子纠,囚管仲。鲍叔牙仍向...
[详细]
《中国古代文人掌故辞典》
字数(368)
管仲助公子纠与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争夺君位,曾射中小白带钩。小白即位后,令鲁人将逃往那里的管仲押回。管仲被缚,自鲁往齐,路上饥渴难忍,过绮乌时向...
[详细]
《中国古代文人掌故辞典》
字数(195)
管仲陪齐桓公饮酒。时至日暮,桓公仍兴致勃勃,欲燃烛续饮。管仲说:“臣饮酒只限白日,夜晚不饮,君可以结束了。”桓公不悦,劝道:“管仲,您已年...
[详细]
《中国古代文人掌故辞典》
字数(180)
管仲跟随齐桓公讨伐孤竹国,春往冬返,迷失道路。管仲说:“老马...
[详细]
《中国古代文人掌故辞典》
字数(81)
齐桓公饮酒醉,遗失王冠,甚感羞耻,三日不理朝政。管仲劝说道:“此过失确为国家之耻,大王何不用勤政...
[详细]
《中国古代文人掌故辞典》
字数(128)
宁戚,春秋时卫国人,曾作齐相。此前,宁戚欲见齐桓公,家贫无资,无以自达,乃为商贾之人赶车,来到齐国。天晚宿于城门之外,适值桓公出郊迎客,火炬甚盛,从者甚众。宁戚于车旁喂牛,望桓公而感伤,悲击牛角作歌,词曰:“出东门兮厉石班(斑),上有松...
[详细]
《中国古代文人掌故辞典》
字数(255)
董狐,春秋时晋国史官。晋灵公不行君道,正卿赵盾多次进谏,灵公怀恨在心,欲杀之。赵盾逃亡,但未离国境。此后,其堂弟赵穿杀灵公于桃园,赵盾闻讯而返。董狐将此事记载史策,称“赵盾弑其君”,出示朝臣。赵盾辩解说:“并非如此。”董狐说:“你...
[详细]
《中国古代文人掌故辞典》
字数(307)
荀息,字叔,春秋时晋大夫。晋灵公耗资千金,筑造九层高台,用以游乐,并对左右训令:“有敢谏者,定斩不赦!”荀息上书求见,灵公使人张弓搭箭,召其入宫。荀息说:“臣不敢谏君,臣能表演垒起十二枚棋子,再加上九只鸡蛋。”灵公令其演示一番。荀息...
[详细]
《中国古代文人掌故辞典》
字数(306)
孙阳,春秋时秦人,因善相马,人以掌天马之星“伯乐”名之。著有《相马经》。伯乐曾往太行山,途遇良骥驾辕盐车爬坡。马不堪重负...
[详细]
《中国古代文人掌故辞典》
字数(158)
有人卖良骥,连续三日立于马市,却无人识之。此人求告于伯乐:“我有骏马欲卖,但...
[详细]
《中国古代文人掌故辞典》
字数(98)
伯乐年高,秦穆公问其子孙能否胜任相马。伯乐告之:“臣之子皆不才,只会据形貌筋骨识别一般良马。而超绝尘埃之优马,其特征若隐若现,非臣子孙所能察觉。”伯乐推举旧友九方皋,于是穆公召见此人,请其寻求好马。三日后九方皋回报,良骥已在沙丘...
[详细]
《中国古代文人掌故辞典》
字数(302)
伯乐《相马经》有“隆颡蛈日,蹄如累”之语。意为好马外观应双额突出,目大发光,蹄如重迭的酒麹饼。其子持书出门寻马,遇见一只大...
[详细]
《中国古代文人掌故辞典》
字数(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