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战国·燕国方孔小...
[详细]
《钱币学词汇简释》
字数(26)
对战国·燕国方孔...
[详细]
《钱币学词汇简释》
字数(23)
我国元、明时云南地...
[详细]
《钱币学词汇简释》
字数(27)
①钱币纪值,始于金、元时期。古代的“分”为折银数。如明、清时期的“天启通宝”、“崇祯通宝”、“利用通宝”、“昭武通宝”、“永历通宝”等。②辅币面值之一等。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采用“分”这种辅币制度。如越南、朝鲜、缅甸、柬...
[详细]
《钱币学词汇简释》
字数(243)
①古代钱币的计量单位,始自南北朝时期。钱,一枚称“一文”。②旧谱有...
[详细]
《钱币学词汇简释》
字数(84)
春秋空首布之一种,以其面左上、右...
[详细]
《钱币学词汇简释》
字数(51)
写作“壹仙”。中华民国时期云南省铜辅币,当十文。背心“一仙”二字纪值,绕以稻穗纹。...
[详细]
《钱币学词汇简释》
字数(106)
清代铸钱单位,顺治元年(公元1644)始定:京局每年额铸三十卯,遇闰...
[详细]
《钱币学词汇简释》
字数(93)
钱币数量词,以1000枚为一...
[详细]
《钱币学词汇简释》
字数(35)
钱币记数单位,清代惯用此称。一般以1000文为“一串”。古代钱币...
[详细]
《钱币学词汇简释》
字数(84)
①布币纪值。战国时期货币“三孔布”,一面纪地名,一面纪值。如:“上专”、“下专”、“上曲阳”、“下曲阳”等三孔布便是。②重量单位,市斤的下一级单位。我国自商周至民国时期均以十六两为一斤。1959年6月25日,国务院颁布斤两改为“十进...
[详细]
《钱币学词汇简释》
字数(311)
见“壹角”条。...
[详细]
《钱币学词汇简释》
字数(9)
殷、周之时,贝、玉皆用为货币。大贝、大玉为宗器、瑞信;小贝、小玉为货币。...
[详细]
《钱币学词汇简释》
字数(93)
成批运送的货物,始于唐代。宋代地方向皇室或国库输送钱币,亦以“纲”为计量。如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六月,命江州、池州...
[详细]
《钱币学词汇简释》
字数(162)
元、明时,我国云南地区的一种货币单位。贝币一枚...
[详细]
《钱币学词汇简释》
字数(61)
本指树干,后引伸为量词,犹“个...
[详细]
《钱币学词汇简释》
字数(39)
战国·燕国方孔圆钱的一种。以面右“一”左“明”(明之省文),故名之。“一”为一个货币单位...
[详细]
《钱币学词汇简释》
字数(117)
古代货币计算单位。秦以一镒为“一金”,汉以一斤为“一金”。后世有以白银一两为“一金”者。历史上对“一金”这一货币单位终没有确指为多少钱。唐代颜师古创说“一金”为万钱;民国张伯创说“一金”为千钱。二说均无确据。“一金...
[详细]
《钱币学词汇简释》
字数(236)
中国古代极小的度量单位。《孙子算经》:“度之所起,起于忽。欲知其忽,蚕吐丝为‘忽’,十...
[详细]
《钱币学词汇简释》
字数(111)
古代货币单位,100文为“一陌”。中国古代记数,为防伪造,多将简单数字增笔为繁复字,或借用它字,如“一千”写为“壹仟”、“二”写为“贰”、“三”写为“叁...
[详细]
《钱币学词汇简释》
字数(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