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类著作合称。我国古代历来把著作分为经、史、子、集四类。经,指儒家经典,包括被儒家视为经典的文学典籍《诗经》、《左传...
[详细]
《中国古典文艺实用辞典》
字数(153)
四类文体合称。诗,指诗歌,包括先秦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诗、汉魏六朝产生的古体诗,以及唐初形成的近体诗;词,诗歌之一种,...
[详细]
《中国古典文艺实用辞典》
字数(155)
两类文体合称。刘勰《文心雕龙·总术》: “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谓文为有韵之文,笔为无韵之文。萧绎《金楼...
[详细]
《中国古典文艺实用辞典》
字数(169)
两类文体合称。韵指韵文,包括歌谣、辞赋、诗、词、...
[详细]
《中国古典文艺实用辞典》
字数(63)
两类诗歌合称。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诗大序》: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又云: “是以一国之事,系...
[详细]
《中国古典文艺实用辞典》
字数(216)
两类诗歌合称。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楚...
[详细]
《中国古典文艺实用辞典》
字数(63)
两类文体合称。辞指楚辞,赋指汉赋。汉人以赋体源于楚辞,视辞、赋为一体,故合称辞赋...
[详细]
《中国古典文艺实用辞典》
字数(104)
文学四大分类之一。源出于原始人劳动呼声,最初与音乐、舞蹈合为一体,后单独流行。是最为古老的文学类别。其基本特征是通过抒发强烈的感受和情绪以反映社会生活,要求运用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和丰富生动的艺术形象,将生活中的事件、场面与诗...
[详细]
《中国古典文艺实用辞典》
字数(458)
诗体名。又称“楚辞体”。战国楚诗人屈原首创,并以其所作《离骚》为...
[详细]
《中国古典文艺实用辞典》
字数(86)
诗体名。原为音乐官署。创设于汉武帝,掌管朝令庙堂所用乐章,兼及制作乐谱、乐辞和采集民间诗歌、乐曲。后遂称乐府官署所制作、...
[详细]
《中国古典文艺实用辞典》
字数(154)
乐府诗之一种。指汉、魏、晋、南北...
[详细]
《中国古典文艺实用辞典》
字数(44)
乐府诗之一种。唐元稹、白居易等有感于沿袭古题乐府不能适应时代要求,遂在继承乐府诗现实主义精神的基础上,提倡“即事名篇,无复依旁...
[详细]
《中国古典文艺实用辞典》
字数(167)
又称“歌行”。乐府诗之一种。明徐师曾《文体明辨》: “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
[详细]
《中国古典文艺实用辞典》
字数(143)
又称“古诗”、“古风”。与“近体诗”相对而言。产生较早,形成于汉魏六朝。形式比较自由,每篇句数不拘,每句或五言,或七言...
[详细]
《中国古典文艺实用辞典》
字数(153)
又称“五言古诗”。古体诗之一种。因每句为五...
[详细]
《中国古典文艺实用辞典》
字数(57)
又称“七言古诗”。古体诗之一种。因每句为七...
[详细]
《中国古典文艺实用辞典》
字数(56)
又称“古绝句”。古体诗之一种。与近体绝句相对而言。...
[详细]
《中国古典文艺实用辞典》
字数(68)
七言古诗之一种。相传汉武帝在柏梁台上与群臣唱和,每人赋七...
[详细]
《中国古典文艺实用辞典》
字数(75)
又称“永明体”。创始于南朝齐沈约、谢朓等人之手,盛行于齐、梁之际...
[详细]
《中国古典文艺实用辞典》
字数(86)
又称“今体诗”。源于南北朝,形成于唐初。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包括律诗、绝句和排律。除排...
[详细]
《中国古典文艺实用辞典》
字数(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