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和雕塑是两种古老的艺术。西方已经发现的原始时代的绘画、雕刻遗迹,可以远溯至三万年前。中国古代绘画、雕塑的独立发展,也已经有二千儿百年的历史。当然,形成绘画、雕塑的理论,要比实际艺术创作晚得多,至于出自画家、雕塑家之手的专...
[详细]
《艺术特征论》
字数(2837)
子夏问曰: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子曰: 绘事后素。曰...
[详细]
《艺术特征论》
字数(103)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易者?”曰:...
[详细]
《艺术特征论》
字数(104)
王充(公元27—约97),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著有《论衡》一书。...
[详细]
《艺术特征论》
字数(79)
人好观图画者,图上所画,古之列人也。见列人之面,孰与观其言行?置之空壁,形容具存,人不激劝者,不见言行也。古贤之遗文,竹帛之所载粲然,岂徒墙...
[详细]
《艺术特征论》
字数(182)
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山神海灵。写载其状...
[详细]
《艺术特征论》
字数(72)
丹青之兴,比《雅》、《颂》之述作,美大业之馨香。...
[详细]
《艺术特征论》
字数(67)
人有长短,今既定远近以瞩其对,则不可改易阔促,错置高下也。凡生人亡有手揖眼视而前亡所对者,以形...
[详细]
《艺术特征论》
字数(124)
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像。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焉。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不亦几乎? 余眷恋庐、衡,契阔...
[详细]
《艺术特征论》
字数(539)
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
[详细]
《艺术特征论》
字数(190)
张氏子得天之和,心之术,积为行,发为艺,艺尤者其画欤! 画无常工,以似为工; 学无常师,以真为师。故其措一意,状一物,往往运思中与神会,仿佛焉,若驱和役灵于其间者。时予在长安中,居甚闲,闻甚熟,乃请观于张,张为予尽出之,凡十余轴。无动植,无...
[详细]
《艺术特征论》
字数(626)
伏闻古人云: 画者,圣也。盖以穷天地之不至,显日月之不照。挥纤毫之笔,则万类由心; 展方寸之能,而千里在掌。至于移神定质,轻墨落素,有象因...
[详细]
《艺术特征论》
字数(187)
夫画者: 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古先圣王,受命应籙,则有龟字效灵,龙图呈宝。自巢燧以来,皆有此瑞。迹暎乎瑶牒,事传乎金册。庖牺氏发于荥河中,典籍图画萌矣。轩辕氏得于温、洛中,史皇、仓颉...
[详细]
《艺术特征论》
字数(1076)
昔谢赫云: “画有六法: 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自古画人,罕能兼之。”彦远试论之曰: 古之画或能移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可与俗人道也。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
[详细]
《艺术特征论》
字数(770)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也。自蜩蝮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
[详细]
《艺术特征论》
字数(195)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摘自 《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
[详细]
《艺术特征论》
字数(182)
画者文之极也,故古今之人,颇多著意。张彦远所次历代画人,冠裳大半唐则。少陵题咏,曲尽形容; 昌黎作记,不遗毫发。本朝文忠欧公,三苏父子,两晁兄弟,山谷、后山、宛丘、淮海、月岩、漫仕、龙眠,或评品精商,或挥染超拔,然则画者岂独艺之云乎...
[详细]
《艺术特征论》
字数(328)
东坡此诗,盖言学者不当刻舟求剑,胶柱而鼓瑟也。然必神游象外,方能意到圜中。今人或寥寥数...
[详细]
《艺术特征论》
字数(124)
石涛(1642—1718) ,姓朱、名若极,号石涛、苦瓜和尚...
[详细]
《艺术特征论》
字数(69)
夫画者形天地万物者也,舍笔墨其何以形之哉?墨受于天,浓淡...
[详细]
《艺术特征论》
字数(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