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哲学理论,属于古人对自然界事物性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认识的范畴。医学中的阴阳学说则是古代的朴素唯物、自发辩证的思想方法与医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即以阴阳的对立与统一、消长与转化的观点,说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并概括医学领...
[详细]
《中医名词术语选释》
字数(683)
与“阴气”相对。泛指它们所代表的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之一。如就机能与物质来说,阳气指机能;就脏腑...
[详细]
《中医名词术语选释》
字数(120)
与“阳气”相对。泛指它们所代表的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之一。如就机能与物质来说,阴气指物质;就脏腑...
[详细]
《中医名词术语选释》
字数(120)
①指阳的事物中又分属于阳的一方面。因事物的阴阳属性只是相对的,它们中的任何一方又可分为阴阳两面。如胃在脏腑的相对关系中属阳,但胃本身又分胃阳和胃阴,则...
[详细]
《中医名词术语选释》
字数(194)
①指阳的事物中又分属于阴的一方面。如胃属阳,胃阴则为阳中之阴。②指某一...
[详细]
《中医名词术语选释》
字数(95)
①指阴的事物中又分属于阴的一方面。如背面为阳,腹面为阴;腹面中,胸在上属阳,腹...
[详细]
《中医名词术语选释》
字数(103)
①指阴的事物中又分属于阳的一方面。如背面为阳,腹面为阴;腹面中,胸在上属阳,腹在下属...
[详细]
《中医名词术语选释》
字数(111)
阳气生化正常,阴气才能...
[详细]
《中医名词术语选释》
字数(32)
杀即收束或消灭。阳气收束...
[详细]
《中医名词术语选释》
字数(36)
互根即互相依存。阴阳双方均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所以“孤阴”和“独阳”就不能生化和滋...
[详细]
《中医名词术语选释》
字数(107)
根据阴阳互相依存的道理,“阴”以“阳”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在人体来...
[详细]
《中医名词术语选释》
字数(94)
根据阴阳互相依存的道理,“阳”以“阴”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在人体...
[详细]
《中医名词术语选释》
字数(93)
消长,说明阴阳双方对立的一面。它们任何一方都对另一方起着制约的作用,以维持事物的相对平衡。若一方的太过...
[详细]
《中医名词术语选释》
字数(135)
事物的阴阳两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详细]
《中医名词术语选释》
字数(107)
阴气平顺,阳气固守,两者互相调节而维持其相对平衡,...
[详细]
《中医名词术语选释》
字数(67)
乖戾即不和或失调。阴阳不和或失调,就会彼...
[详细]
《中医名词术语选释》
字数(55)
指由于阴的病变,不能维系阳气的正常固...
[详细]
《中医名词术语选释》
字数(51)
即阴阳的关系分离决裂。指由于阴阳失调,此消彼长发展到一方消灭另一方,或一方损耗过度而致另一方失去依存,无法再继...
[详细]
《中医名词术语选释》
字数(142)
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化气与成形,是物质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运动形式。张景岳注:“阳动而散...
[详细]
《中医名词术语选释》
字数(127)
阴指阴寒,阳指阳气。外感寒邪会使卫外的阳气活动...
[详细]
《中医名词术语选释》
字数(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