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献
-
-
地球物理学报
0 引言近年来,地震各向异性的研究正逐渐成为地震学与地球动力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方向.地震各向异性是地球内部各种动力学过程作用的结果,实测地震各向异性数据对板块绝对运动、地幔对流、地核发电机等一系列重要地球动力学问题的研究均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包括俯冲带、大洋中脊、大陆板块内部的许多区域,研究发现地震各向异性方向与板块绝对运动方向存在相关性(孙振添等,2013;Debayleet al.,2005;Wang et al.,2008).前人对地震各向异性的成因和观测方法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王永锋和金振民,2005;张中杰,2002),郑应才等(Zheng and Lay,2006;Zheng etal.,2007;Zheng,2012)基于走时散射理论方法有效地提取地球内部随机性的各向异性,采用Hi-CLIMB阵列记录的地震资料分析西藏地区小尺度不均匀性以及在日本Hi-net台站下方探讨了中小尺度的各向异性,并指出各向异性对震源机...
(本文共12页)
阅读全文>>
-
-
地球物理学进展
1.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北京1008712.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91.Department of Geophysics,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2.Key Laboratory of Computational Geodynamics,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doi:10.6038/pg2018BB02690引言板块构造理论基于大陆漂流假说、海底扩张说和地幔对流说,出现于21世纪60年代.板块运动是现今地球所经历的最主要的构造运动,它主导了岩石圈构造运动的总体格局,并提供了地幔流动等地球深部运动的约束,对地球深部动力学的研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板块构造理论的核心之一刚体假设,即地球表面被刚性的外壳覆盖,而这个刚性壳层就是我们所研究的岩石圈,岩石圈...
(本文共10页)
阅读全文>>
-
-
地球物理学报
i引言板块构造运动是地球岩石圈所经历的最主要的构造运动.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板块构造理论指出,地球的岩石圈由一系列大小不等的刚性板块拼合而成,板块浮在热而更易于流动的软流圈之上,彼此相对运动(Morgan,1968).在地质历史上,板块之间相对运动导致的岩石圈撕裂、碰撞或错动,构成了一幕又一幕宏伟的地质构造运动(傅容珊等,1992,2007).板块运动不但主导了整个岩石圈的构造运动格局,而且还与深部地幔流动相耦合,因此,板块运动模型对研究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板块运动包括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和板块相对于深部地幔的绝对运动.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岩石圈变形主要集中在板块边界区域,而板块内部近似为刚性体.从而,可以应用刚体定点运动的理论(欧拉定理)来定量表述板块在近似球面的地球表面上的运动,进而建立板块运动模型.利用转换断层走向、海底扩张速率、地震滑动方向等数据已经成功建立了几代板块相对运动模型(DeMets,et a...
(本文共8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