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献
-
-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5年 ,奥地利共和国颁布实施了沿用至今的新刑法典。这部法典使奥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和核心内容得以完全的更新 ,从而与其现代国家制度相匹配。此前 ,虽然奥国的政治形势历经变动 ,却一直沿用着 1 852年 9月 1日生效的刑法典。因此 ,奥国刑法学者将 1 975年视为一个重要的年份[1 ] 。1 975年的奥国刑法典 (StGB1 975)凡 32 4条 ,不仅确立了现代刑法的 3项基本原则 ,即“罪刑法定原则”(derGrundsatzderRechtsstaatlichkeit,§ 1 )、“刑事责任原则”(derSchuldgrundsatz,§ 4,32 )、“人道主义原则”(derGrundsatzderHumanit t) ,而且在犯罪构成、刑事责任、刑罚设置、罪刑结合诸部分都进行了全方位的整理和创新[2 ] 。同时 ,与该刑法典相关的青少年犯罪法、刑事诉讼法和监狱管理法也在其后得到修改或重订 ,以适应新刑法的实施...
(本文共5页)
阅读全文>>
-
-
求是学刊
奥地利刑法是在与原西德刑法有着相似的历史联系的基础上制定的,两国刑法在其后的修改工作也是在相互关联中进行的,特别是在一次大战与二次大战期间是同时进行的。这种共同工作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共同制定了1972年刑法草案。不过,除1972年刑法草案以外的一些草案,奥地利依然保持着一些自己所固有的特色。这方面的差异反映着二战以后两国的国际政治地位发生的变化。 奥地利在二战后曾发表过众多的刑法草案,如1962年委员会草案、1964年司法部草案、1966年司法部草案、1968年政府草案和、1971年政府草案等。其中1971年政府草案经过议会审议与修改,于1974年1月23日通过决议,制成了奥地利新刑法典,从1975年1月1日起实施。 新刑法典中保留了以前诸多草案中确立的罪刑法定主义、责任主义、行为刑法等各项主要原则,而这些与原酉德新刑法也有着基本相同之处。此外如自由刑的单一化(第18条)、原则上以罚金刑代替6个月以下短期自由刑(第37条)、采纳...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
-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一、法律渊源“不仅直接正犯实施可罚的行为,而且所有唆使他人实施上述行为的人,或者所有对此实施提供协助的人,也实施了可罚的行为。”《奥地利刑法典》第12条的这句话构成了刑事刑法中参与理论的基础。刑法第12条的规则内容包含了三个中心观点:第一,刑法第12条是刑罚扩张规范。【注文1】刑法分则的个罪中除了少数例外【注文2】,都是为直接的犯罪行为实施而设计的。如果没有刑法第12条,当人们要处罚那些唆使别人实施犯罪或者共同参与的人,便违反了——尤其在行为限定的个罪场合——罪刑法定原则。【注文3】第二,根据刑法第12条,所有参与可罚行为的人均是正犯。因为根据法条的构想只有正犯,而没有(狭义的)共犯(Teilnehmer)。由此奠定了所谓的单一正犯的基础,这与狭义共犯体系明显不同。刑法第12条的标题内容就强调了这一点:“所有参与者都以正犯论处。”据此,刑法中的正犯概念因此是扩张的,这意味着它包含了针对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的所有参与形式;【注文4】...
(本文共11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