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期河南南阳地区白莲教首领。蔡氏。乾隆四年(1739年),在河南伏牛山(今河南南阳北)地区传播白莲...
[详细]
《中国古代军事大辞典》
字数(126)
成语。作战时,骑马冲锋陷阵在前。后用来指遇事起带头作用。...
[详细]
《中国古代军事大辞典》
字数(76)
语。一个人抵得上十个人。形容士卒勇猛善战。当:抵得上,等于。《战国策·齐策...
[详细]
《中国古代军事大辞典》
字数(100)
语。一箭就射中了靶子。比喻一下子就打中目标或一举奏效...
[详细]
《中国古代军事大辞典》
字数(73)
语。比喻地狭兵少,力量微弱。成:古时指方圆十里的地方。旅:五百士兵。《...
[详细]
《中国古代军事大辞典》
字数(96)
成语。决一胜负,比个高低。雌雄:比喻胜负。《史记·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
[详细]
《中国古代军事大辞典》
字数(106)
语。彻底失败,无法挽回。涂地:即肝脑涂地,形容死得惨。《史记·高祖本纪》:“...
[详细]
《中国古代军事大辞典》
字数(100)
语。原作战时敲第一遍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鼓:敲响战鼓,名词用如动词。...
[详细]
《中国古代军事大辞典》
字数(94)
见“三弓八牛床子弩”。...
[详细]
《中国古代军事大辞典》
字数(16)
成语。一个人把住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便于防守。当:阻挡...
[详细]
《中国古代军事大辞典》
字数(108)
西夏国主元昊以横山为界,划分国土为两个区域,即明堂...
[详细]
《中国古代军事大辞典》
字数(66)
末农民起义军各部总的名称。崇祯五年(1632年)在陕西活动的二十四家农民军为:紫金梁王和尚、满天星、蝎子块、老回回、一字王刘小山、...
[详细]
《中国古代军事大辞典》
字数(162)
语。把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三壮士因相争而死。比喻用阴谋手段杀人。《晏子春秋·谏下二十四》:“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事齐景公,以勇力搏虎。闻晏子过而趋,三子不起。晏子入见公曰:‘…今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
[详细]
《中国古代军事大辞典》
字数(438)
领的十项过失。《六韬·论将》载太公语,论述为将有五材十过,置将时不可不察。其言曰:“所谓十过者:有...
[详细]
《中国古代军事大辞典》
字数(127)
种军阵。《孙膑兵法·十阵》:“凡阵有十:有方阵,有元阵,有...
[详细]
《中国古代军事大辞典》
字数(77)
低级军职。隶属都一级统兵官。即由马兵之军使、副兵马使或步兵之都头、副都头管辖,位于军头之下,将...
[详细]
《中国古代军事大辞典》
字数(121)
大业三年(607年)置。炀帝即位后,对开皇初所设十二府进行改革。改左右卫府为左右翊卫,左右武候卫府为左右候卫,左右领军...
[详细]
《中国古代军事大辞典》
字数(152)
武德二年七月(一说武德三年),高祖李渊以天下未定,拟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于是改关中十二道为十二军,分隶关中诸军府,由太史丞傅奕为之定名。即以万年道为参旗军,长安道为鼓旗军,富平道为玄戈军,醴泉道为井钺军,同州道为羽林军,华州道为骑官...
[详细]
《中国古代军事大辞典》
字数(253)
初置。《隋书·百官下》:“高祖既受命,改周之六官。其所制名,多依前代之法。置……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武侯、左右领、左右监门...
[详细]
《中国古代军事大辞典》
字数(163)
制名。明代京军五军营的组...
[详细]
《中国古代军事大辞典》
字数(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