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甘肃天水县渭南乡西距该县北道镇约50公里处,相传是伏羲氏画八卦的地方。伏羲氏,风姓,称木德王,以有圣德,象日月之明,亦称“太昊”。一作宓羲、包牺等,别称羲皇,系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传说人类由他和女娲氏兄妹成婚而繁衍。又传其教...
[详细]
《中国读书大辞典》
字数(657)
位于陕西西安西南15余公里处,为传说中轩辕黄帝的史官苍颉(一作仓颉)造字的地方。根据《说文解字》的说法,苍颉依据鸟兽足迹创造了我国最早的文字,因此该台被历代视为圣迹。隋、唐以来,该处屡建佛寺。《法苑珠林》称迦叶佛曾于此台说法,唐...
[详细]
《中国读书大辞典》
字数(683)
位于河南汤阴县城北4公里处羑里城遗址,相传系商末西伯姬昌被商纣王拘囚于此后演《易》之处。姬昌是商末周族领袖,纣王时封为西伯,亦称伯昌。执政时采取开明政治,笃仁、敬老、慈少并礼贤下士,遂使国势强盛。曾暗下慨叹纣王的虐政,结果为人...
[详细]
《中国读书大辞典》
字数(420)
位于今河南灵宝县东北函谷关,相传为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老子(生卒年不详)著《道德经》处。老子又名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阴,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史载其躬耕授徒,讲道论德不倦。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据后人考证,即是管理周...
[详细]
《中国读书大辞典》
字数(606)
位于河南淮阳县城外西南隅,相传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创始人孔子 (前551—前479)在陈绝粮被困,仍讲诵弦歌之处。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孔子思想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主导思想。传世有《论语》等。...
[详细]
《中国读书大辞典》
字数(952)
位于湖北秭归县城东北30公里处乐平里(落脚坪)响鼓溪左岸,相传系楚国诗人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少年读书处。屈原名平,字原,自述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任至三闾大夫。博闻强记,能举贤授能。遭守旧贵族排挤而去职,后又被放逐。以楚国...
[详细]
《中国读书大辞典》
字数(520)
位于陕西西安三桥镇西2.5公里处的灰里铺,相传系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焚毁先秦典籍之处 (一说在陕西渭南县湭水东岸“崇三十尺,周一百步”的“灰堆”,今已不存)。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封建帝国的建立者,曾采取一系列政...
[详细]
《中国读书大辞典》
字数(830)
位于山东曲阜孔庙故宅井后,是纪念孔子九代孙孔鲋藏书夹墙以避秦焚书的纪念性建筑。鲋字甲,又字子鱼,山东曲阜人。博通经史。秦统一六国后,召为鲁国文通君,迁少傅。李斯建议焚书,鲋闻之,以为“秦非吾友”,便将家藏的《论语》、《尚书》、《...
[详细]
《中国读书大辞典》
字数(478)
位于四川梓潼县西南1公里处的长卿山上,相传是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 (前179—前117)赴长安途经此地时的读书之处。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少好学。擅弹琴、击剑。曾任武骑常侍等职。后过临邛,娶卓文君为妻。工文词。有《子虚赋》...
[详细]
《中国读书大辞典》
字数(426)
位于江苏吴县穹隆山南麓,系西汉学者朱买臣 (?—前115)读书处。买臣字翁子,汉会稽吴县人。家贫好学,行歌诵书,卖薪以自给。汉武帝时,官拜会稽太守,任至丞相长史。后以官场角逐,被诛。善于辞赋,精通楚辞,曾为武帝文学侍臣。有赋三篇,今佚。...
[详细]
《中国读书大辞典》
字数(508)
位于河北任丘县北10公里处袁淮庄(司马庄),相传西汉吾邱寿王曾读书于此。吾邱寿王字子赣,赵人。以 “吾”、“虞”声相近,讹传为“虞邱”。年少时,以善格被召。诏使从中大夫董仲舒 (前179—前104)受《春秋》。高材通明,后屡有升迁,终坐事诛...
[详细]
《中国读书大辞典》
字数(241)
位于四川资阳县北10公里处的墨池坝,相传系西汉辞赋家王褒(?—前61)读书时取水磨墨和洗砚之处。褒字于渊,蜀资中(今四川资阳)人。自幼善学,博览广识。工诗善赋,雅爱音乐。以辞赋著称,其作品喜用排偶,为后来骈体文学先声。其《洞箫赋》为我...
[详细]
《中国读书大辞典》
字数(252)
位于四川郫县县城西北33公里处的新胜乡境内横山子南端坡上,是西汉学者严遵(生卒年不详)读书处。遵(一作尊)字君平,今四川绵竹人。汉成帝时(前32—前7)卜筮成都,每日得百钱后即闭门讲授《老子》。著有《道德真经指归》(一作《老子指归》)1...
[详细]
《中国读书大辞典》
字数(454)
位于四川郫县郫筒镇西子云书院旁,相传西汉文学家、学者扬雄(前53—公元18)少年时曾在此读书。扬雄(一作杨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少好学,博览群书。“不为章句训诂通”(《汉书·扬雄传》)。年40余方出川,任给事黄门郎。曾获赐...
[详细]
《中国读书大辞典》
字数(841)
位于安徽淮北市相山,相传东汉学者桓谭(约前20—公元56) 曾藏书于此。谭字君山,沛国相(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人。官至议郎给事中。博学,富有藏书。遍习五经,喜非毁俗儒,力斥谶纬神学,几被光武帝处斩。出为六安郡丞,于途中病卒。在哲学、经学上...
[详细]
《中国读书大辞典》
字数(319)
位于江西南昌市西湖南岸处,系东汉高士徐稚读书之地。稚字孺子,东汉豫章郡南昌 (今属江西)人。少为诸生而聪慧。尝习严氏 《春秋》、京氏 《易》、欧阳 《尚书》、兼综风角、星官、算历、河图、七纬之学。家贫,乃躬自耕稼。清妙高峙,超世绝...
[详细]
《中国读书大辞典》
字数(490)
位于湖南耒阳县城东南蔡侯祠前,系我国造纸术发明人蔡伦 (?—121) 造纸汲水处。伦字敬仲,桂阳(原郡治在今湖南彬州市)人。东汉和帝时,为中常侍,曾任主掌御用器物制造的尚方令,晚年封为龙亭侯。他根据前人造纸成法,“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
[详细]
《中国读书大辞典》
字数(304)
位于河南南阳县石桥镇西南1公里处张衡墓后,系东汉科学家张衡 (78—139) 少年时读书处。衡字平子,河南南阳西鄂(今南阳石桥镇)人。敏而好学,昼夜不辍。后在京师洛阳就读于太学,并从事科学和文学研究。曾两度出任执掌天文的太史令,任至尚书...
[详细]
《中国读书大辞典》
字数(400)
位于湖北江陵城内偏西南,为东汉学者马融 (79—166) 设绛纱帐讲学之处。融是东汉经学家、文学家,字季长,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博通经籍,时称奇才。历任校书郎、议郎、南郡太守等职。精熟古文经学,遍注 《周易》、《尚书》等。又...
[详细]
《中国读书大辞典》
字数(402)
位于甘肃镇原县城北门内,系东汉哲学家王符(约85—162)读书处。符字节信,号潜夫,安定临泾 (今甘肃镇原) 人。少好学,有志操,不仕,终于家。与马融、窦章、张衡、崔瑗等学者名流相友善,一生隐居著书。认为“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
[详细]
《中国读书大辞典》
字数(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