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分解含氮有机物释放氨的过程。这一作用使生物圈中有限的化合氮能得到不断补充,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活动的持续运转,因此它是氮素循环中一个极重要的环节。大多数土壤中有机质氮占全部含氮量的90%以上,主要为蛋白质、多肽、氨基酸、氨基...
[详细]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生物学卷》
字数(852)
羧酸烃链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所生成的衍生物。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天然蛋白质的构成氨基酸通常有20种。除脯氨酸外,这些氨基酸均为α-氨基酸。其结构式为:结构 按照α-氨基酸中侧链R基的极性性质,组成蛋白质的20种常见氨基酸...
[详细]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生物学卷》
字数(1912)
生物体内氨基酸的合成和分解过程。氨基酸可通过多种途径合成,所需氨基主要来自谷氨酸或其酰胺,因此在氨基酸合成中谷氨酸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氨基酸的分解包括脱氨作用和脱羧作用。脱下的氨可再度用于合成氨基酸,或形成尿素和尿酸等含氮化...
[详细]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生物学卷》
字数(2239)
植物体内的氨参与有机氮化物形成的过程。氨同化产物再经由其他生化反应可以形成多种氨基酸,进而合成蛋白质和其他高分子氮化物。动物迄今尚未证实有氨同化功能。因此氨同化作用不仅是植物氮素代谢过程的重要环节,在动物氮素营养以及在自然...
[详细]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生物学卷》
字数(2041)
通过观察样品受侧向光照射时所产生的散射光分辨样品细节的特殊显微镜,亦称超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的照明光线不直接进入物镜,视野背景黑暗,细节明亮,其分辨力远高于普通光学显微镜。基本原理 普通光学显微镜,由于光波间的相互干涉,小于照...
[详细]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生物学卷》
字数(747)
法国化学家、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原来学习化学,从事化学方面的研究取得不少成果。1854年研究酿酒工业中葡萄酒和啤酒的变酸问题,发现这是微生物活动引起的化学变化,开始研究微生物发酵,得出不同微生物能引起不同性质发酵的结论。他进而研究...
[详细]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生物学卷》
字数(421)
单子叶植物,隶属姜目。3属,60余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及非洲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国3属,12种,分布西南至台湾。多年生高大草本,有块状合轴球茎。叶大型,有长柄,螺旋排列,芽期单向卷曲。叶片有明显的中脉及羽状平行侧脉,叶鞘粗,层层紧密或疏松重...
[详细]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生物学卷》
字数(575)
单子叶植物,隶属百合目(Liliales)。约230属,3 500种,全球分布,但以温带和亚热带最丰富。中国60属,560种,遍布全国。多年生草本,少亚灌木或乔木状。直立或攀援,具根状茎、块茎或鳞茎。叶互生或基生,少对生或轮生。平行脉,极少网脉。气孔器...
[详细]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生物学卷》
字数(594)
以无性孢子进行繁殖的一类真菌。真菌分类是以有性阶段的特征为依据,但有很多真菌因环境条件影响,在个体发育中不进入有性阶段,甚至失去了产生有性孢子的能力; 又因真菌发育的不同阶段是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所发生,常常只见其无性阶段,只了...
[详细]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生物学卷》
字数(1055)
成体无运动胞器、有顶复合体结构,营孢子生殖的寄生性原生动物。分布广泛,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常见的有疟原虫、球虫等。特征 全为寄生。生活史的某一阶段有顶复合体的结构。在电镜中显示,这种结构包括极环、类锥体、棒状体、微丝和膜下微...
[详细]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生物学卷》
字数(2155)
将胞质小泡内的大分子物质排出细胞的过程。是胞吞作用的逆转,需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参与,还需ATP供应能量并依赖Ca2+。细胞内的分泌物颗粒和有界膜包裹着的大分子物质,通过膜流移向细胞表面,并与细胞膜相接触。两者的膜蛋白在接触处发生...
[详细]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生物学卷》
字数(476)
通过细胞膜本身的运动,以形成小泡的方式将大分子物质摄入细胞的主动转运过程。1882年,梅茨契尼科夫(J. T. Metsch-nikoff)在光镜下观察中胚层细胞吞噬食物颗粒时最早发现吞噬现象。1931年刘易斯(W.H.Lewis)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到巨噬细胞及...
[详细]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生物学卷》
字数(1459)
物质顺浓度梯度差经膜不耗能的转运过程。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图1)。图 1 被动转运的两种形式(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自由扩散 又称单纯性经膜扩散。气体分子、水、尿素、甘油和一些脂溶性物质顺浓度梯度直接通过脂质双层,很少耗能...
[详细]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生物学卷》
字数(1365)
被覆动物体表具有保护、感觉、分泌、排泄、呼吸等功能的皮肤及其衍生物。皮肤 无脊椎动物的皮肤仅有表皮层,为来源于外胚层的单层上皮。有的种类,如扁形动物的吸虫纲、原腔动物和环节动物表皮外有角质膜,节肢动物表皮内含有几丁质,形成坚...
[详细]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生物学卷》
字数(3579)
种子由果皮包被的种子植物。自白垩纪上半叶直至现在,被子植物是地球上最进化和分布最广的优势植物,约250 000余种,广泛分布于山地、平原、沙漠、湖泊及河流,少数分布于海水中。中国约25 000余种。被子植物的孢子体高度发达,有明显的根、茎...
[详细]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生物学卷》
字数(923)
根据被子植物的形态、构造、生活史和生活习性等,研究植物类群在演化中的亲缘关系和发展趋势而建立的分类系统。性状是揭示分类群之间亲缘关系和演化水平的重要依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许多学者掌握有关被子植物性状的水平,以及运用性...
[详细]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生物学卷》
字数(2352)
中国药物学的重要著作。以总结中国16世纪以前药物学的成就和经验为主,但对动、植物的分类,特别是在植物分类方面的研究比较详细,并包含有进化的思想,比西方分类学的创始人林奈 (Carlvon Linne’)著的《自然系统》约早150年,为世界药物学和...
[详细]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生物学卷》
字数(689)
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缺乏必需元素植物将不能完成其生活史。已知植物体内化学元素的种类多达70余种,这些元素对植物生命活动并非都是必需的。早在19世纪中期萨克斯(J.Sachs)等人已开始利用溶液培养研究植物体内化学元素的...
[详细]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生物学卷》
字数(1552)
在群落的交接区中,物种数目增多、种群密度和生产力增大的效应。由于交接区(即边缘地区)生境条件的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使得毗邻群落的生物可能集聚在这一生境重迭的交错区域中,不但增大了交接区中物种的多样性和种群密度,而且增大了...
[详细]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生物学卷》
字数(638)
以鞭毛为运动胞器的原生动物。如眼虫(图1)、夜光虫、锥虫、利什曼原虫等。特征 多数种类表膜坚韧,能维持一定体形。以鞭毛运动,鞭毛一到多根,一般自体前端发出。其结构分为两部分: ①游离部分。表面有由细胞膜构成的鞘膜,膜内有两组一定排...
[详细]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生物学卷》
字数(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