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应用免疫学原理使机体对某种传染病产生特异性免疫的一种预防保健手段。因免疫是由机体接触抗原后自身产生,故称预防接种为主动(积极)免疫法,以区别于外来抗体(丙种球蛋白)输入的被动免疫法。传染病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故世界卫生组织将预防接种与生长监测、口服补液纠正腹泻脱水和母乳喂养并列为降低儿童死亡率的4项关键措施,1977年提出了扩大免疫方案(EPI),要求到1990年使全世界儿童都得到结核病、百日咳、...
(本文共2715字)
阅读全文>>
相关文献
-
-
宜春学院学报
预防接种是我国预防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可在预防控制传染病中做出卓越贡献。但从儿童预防接种的实际情况看,儿童预防接种工作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需要儿童家长更上心,严格遵从医嘱定时带领儿童预防接种。有调查结果[1]显示,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掌握度、遵医嘱行为、文化水平、是否流动人口等等,均为影响儿童预防接种的主要因素。但考虑到文化水平以及流动人口难以干预,建议从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认知着手。[2]采用有效措施不断提升其认知水平,提高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重视度,从而达到提升儿童预防接种率的目的。健康教育是一种现代化护理干预模式,针对某一类群体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干预方案,系统实施相应干预,可提升其认知水平,纠正其不良行为。[3]本文主要探讨健康教育用于儿童预防接种中的效果,研究内容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18年11月到2019年10月,选取200对参与儿童预防接种的儿童、家长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将儿童、家长分...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
-
-
医学食疗与健康
预防接种作为预防感染传染性疾病的有效、主要措施,且最简便、最经济、最有效。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对于预防接种的关注力度亦有所提升,进而对于预防接种工作的要求提高。但因人们对预防接种认知有缺陷、不完善,甚至错误,不利于预防接种工作的开展,因此需有意识强化健康教育工作[1-3]。本次研究即分析健康教育于预防接种中的措施及效果。[1-3]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抽取预防接种儿童84例为此次研究对象,纳入时间在2021年1~12月。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2)、研究组(n=42)。对照组中男性、女性儿童分别为23例、19例,儿童年龄为2~12(5.12±0.85)岁;家长男性、女性分别为15例、27例,其年龄为24~36(30.25±2.13)岁;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上、高中以下患者例数分别为25例、17例。研究组中男性、女性儿童分别为24例、18例,儿童年龄为3~12(5.45±0.96)岁;家长男性、女性分别为14例、28...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
-
中国疫苗和免疫
预防接种是控制和消除传染病流行最具有成本效益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1]。除适龄儿童接种免疫规划疫苗外,部分成年人也需接种疫苗,例如流感疫苗、乙型肝炎疫苗、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等[2]。然而大部分成年人因工作等原因未去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疫苗,且往往会忽略疫苗的接种,成为预防接种服务短板。使用移动预防接种车到工作场所开展预防接种服务,不仅能方便工作人员接种疫苗,还能起到科普作用,让工作人员及时接种疫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相关规定,移动预防接种车设置了紫外灯、相对独立的登记区、接种区、不良反应处置区等,配备了太阳能供电系统、疫苗冷藏/冷冻箱、智慧接种管理系统、疫苗智能接种终端等智能设备,实现了实时记录疫苗储存温度、疫苗储存与接种信息关联、自动弹出接种疫苗、实时上传接种数据等功能。移动预防接种车的舒适座椅、灯光、空调等能让工作场所工作人员体验到舒适的预防接种环境,有效提高成人预防接种的便利性、可及性、公平性和及时性。为评价利用...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