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单一罪”。通常指行为人具有一个犯意,实行一个犯罪行为,因而具备一个独立犯罪构成的犯罪行为。如果虽有几个犯罪行为存在,单独分析每个犯罪行为均可构成独立的罪,但是这些行为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各个行为合在一起可构成统一的犯罪...
[详细]
《法学大辞典》
字数(404)
又称“综合险”。海上货物运输保险主要险别之一。除承保平安险、水渍险全部责任外,还承保保险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因各种外来原因所造成的全部和部分损失的保险。承保的外来原因损失包括:偷窃、提货不着、淡水再淋、破碎、渗漏、碰损、短量、...
[详细]
《法学大辞典》
字数(250)
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一种学说。其基本观点是: 国际法与国内法最终都以个人之间的关系为调整对象,因而同属于一个法律体系。该学说又有国内法优先说和国际法优先说之分。前者主张,国际法是次等法律,从属于国内法,其效力的依据在于国内...
[详细]
《法学大辞典》
字数(263)
“二元制”的对称。一些国家中由议会授权或委托组成政府(内阁),政府对议会负责...
[详细]
《法学大辞典》
字数(101)
一些国家单体议会的构成形式,即议会只设一个议院,单独行使国家最高立法权。一般通称为议会或者国民议会。它最初出现在法国1789年的国民会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仅有二三个小国采用这种制度,其后逐渐增加。芬兰、新加坡、丹麦、卢森堡、葡...
[详细]
《法学大辞典》
字数(284)
又称“一党专政”。某些国家的政权由一个政党独掌,即使允许其他政党存在,也只是作为陪衬的一种制度。(1)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政治危机时,由于垄断资产阶级不能再用多党议会制和竞选的办法来维持统治,占统治地位的政党,便取缔其他政党的...
[详细]
《法学大辞典》
字数(295)
“特别法”的对称。根据法律效力的范围对法所作的分类。指对一般人、...
[详细]
《法学大辞典》
字数(85)
股东只有一人的有限责任式公司。对一人公司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 (1) 不承认一人公司,亦即有限责任式公司 (主要指有限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股东不能只有一人。如设立后公司全部...
[详细]
《法学大辞典》
字数(220)
“共同代理” 的对称。又称...
[详细]
《法学大辞典》
字数(38)
正式名称是“关于国政的公听会”。1962年由日本池田内阁创立。为了了解公众的呼声和要求...
[详细]
《法学大辞典》
字数(112)
有效成立涉外民事关系时当事人一方所必须具备的要件。在对涉外民事关系各当事人分别适用不同的法律时,首先要从冲突法上决定,成为问题的要件...
[详细]
《法学大辞典》
字数(170)
“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的简称。又称“中国工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5月1日至6日在广州召开。大会由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起并主持。共有代表162人。大会的宗旨是:“...
[详细]
《法学大辞典》
字数(215)
工资标准表中的一级工资。可...
[详细]
《法学大辞典》
字数(39)
法国对反致的独特称谓。法国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时,如根据法国冲突规...
[详细]
《法学大辞典》
字数(116)
英美刑法中共同犯罪人的一种。自身在现场直接实施犯罪行为或者假手不知情的第三人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大体上相...
[详细]
《法学大辞典》
字数(134)
见“限时刑法”。...
[详细]
《法学大辞典》
字数(12)
见“突发故意”。...
[详细]
《法学大辞典》
字数(12)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的解决国家和平统一问题的战略方针。即在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香港、台湾、澳门等个别地区则仍维持资本主义制度。这一方针的法律依据是中华...
[详细]
《法学大辞典》
字数(327)
审级制度的一种。案件经过一级法院的审判即告终结。在实行一审终审制时,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成为确定的判决、裁定,当事人或有关人员不得上诉。根据中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作为两审终审原则的例外,适用一审终审的案...
[详细]
《法学大辞典》
字数(251)
又称“总工龄”。见“总工龄”。...
[详细]
《法学大辞典》
字数(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