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分解思维方法,是将研究对象的有关部分实施分离或分解程序,从而获得新成果的思维方法。科学技术和实际工作中要求实施分离或分解处理的客观需要,是人们进行分离思维的现实基础。例如,德国化学家欧立希研制灭虫药606即是分离思维方法的...
[详细]
《科学技术方法大辞典》
字数(797)
又称变动思维方法,这是按照客观对象不断运动变化的状态来进行思维的一种方法。针对客观对象所具有的历时、变动等特点,运用动态思维方法时必须将客体随时间而变化的种种性质和状态参数如实描记下来,并绘制出对象的历时性变化图表,然后进行...
[详细]
《科学技术方法大辞典》
字数(700)
又称辐射思维方法或“分殊”思维方法,是由一个思维中心出发,连续产生众多相关思维的思维方法。从信息论来看,发散思维或辐射思维是从已有的信息中产生出相关信息,或从同一的信息源产生出许多信息输出的思维过程。例如,人们从发现一个巨大...
[详细]
《科学技术方法大辞典》
字数(474)
亦即创造性思维方法,是破除传统思维定势的束缚之后获得创造发明,或者能正确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创造思维有时又称之为创造性劳动,可以分为科学创造思维和一般创造思维:前者指发现新现象和新事物、提出新概念和新假说、揭示新原理和新规律...
[详细]
《科学技术方法大辞典》
字数(1037)
又称多路思维方法,是运用与发挥两种以上思维形式或思维方法的协同互补功能,以获得创造性思维的科学方法。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多维协和互补关系及其规律性,是人类进行多维思维和发挥多种思维方法协同互补效益的现实基础。英国著名科学家达...
[详细]
《科学技术方法大辞典》
字数(837)
又称全息对应思维方法,是运用全息认识论的原理和方法来考察与认识对象客体的思维方法。近年发展起来的全息认识论,着重从信息的相关与变异来研究对象客体,它构成全息思维方法的理论基础。例如,认识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过去总认为整体包含部...
[详细]
《科学技术方法大辞典》
字数(785)
又称组合思维方法,是将研究对象与有关的事物进行合并或组合,从而获得创造发明或新成果的思维方法。科学技术和实际工作中要求进行合并或组合的客观需要,是人们开动合并思维的现实基础。例如,当今风行全球的自行车(实则脚踏车)就是合并或组...
[详细]
《科学技术方法大辞典》
字数(795)
又称辐集思维方法或“会聚”思维方法,是使四面八方的相关思维指向某个思维中心的思维方法,或者说这是将无数分散的思维信息收敛或会聚于某一个思维信息中心的思维方法。例如,当发现有一个天花病带菌者流入某市后不知去向的时候,这时人们便...
[详细]
《科学技术方法大辞典》
字数(712)
又称直感思维方法,是借助于具体形象来展开思路的一种感性认识的思维方法。形象思维通过想象、联想、幻想等途径和方式,对客观事物进行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加工,然后去掉幻想的成分,引入客观材料和数据,再经过分析推理而得出正确的认识。由...
[详细]
《科学技术方法大辞典》
字数(780)
又称顿悟思维方法,是长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于暂时松弛的一瞬间,由受到某种意外的启发而突然获得答案的思维方法。它是在极为丰富的实践基础上,经过长时间的紧张思考以后,由于某种意想不到的激发突然闪现出来的一种创造性的智力活动。脍炙人...
[详细]
《科学技术方法大辞典》
字数(870)
是对客体对象进行系统分析的思维方法。这也就是说,当运用系统分析思维方法来对客体系统进行思维时,着重突出了系统分析方法的使用和在整个思维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所谓系统,就是由两个以上互相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
[详细]
《科学技术方法大辞典》
字数(970)
是对客体对象进行系统综合的思维方法。这也就是说,在运用这一方法的整个思维过程中,着重突出了系统综合方法的使用和在整个思维过程中的巨大作用。系统综合就是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客体系统进行综合研究,使其在各种条件下,对可能采取...
[详细]
《科学技术方法大辞典》
字数(1034)
又称链状思维方法,这是将思路纵向延伸而致创造性思维前后相继的一种思维方法。它具有历时性、继承性、同类繁衍、不断增殖等特点,所以信息量大、作用直接、效果明显,因而在发展人类的科学文化和其他文明,以及在保持工作和生活的连续性和稳...
[详细]
《科学技术方法大辞典》
字数(731)
又称逻辑思维方法,是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来反映对象客体的理性认识的思维方法。它通过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过程,以达到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从而把握与揭示客体的本质和规律性。与形象思维方法不同的是,抽象思...
[详细]
《科学技术方法大辞典》
字数(733)
又称不相象思维方法,是基于相异原理进行思维的科学方法。客观世界的相异现象和规律在人脑中的真实反映,是人们得以进行相异思维的客观基础,也是人们在实践中能够应用相异思维方法的现实可能。相似原理也指出,当客观事物的相异现象或本质特...
[详细]
《科学技术方法大辞典》
字数(775)
又称相象思维方法,是基于相似原理进行思维的科学方法。客观世界的相似原理和相似规律在人脑中直接和间接的反映,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进行相似思维的客观基础,也是人们在实践中能够应用相似思维方法的现实根据。根据相似论...
[详细]
《科学技术方法大辞典》
字数(889)
又称认识方法或思想方法,是发挥人的各种思维功能来认识和把握客观对象的科学方法、工具或手段。或者说,思维方法是规范人们怎样进行思维,才能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认识论工具。思维方法可以划分为哲学思维方法、基本思维方法和具体...
[详细]
《科学技术方法大辞典》
字数(971)
又称正向思维方法或顺序思维方法,是按照事物顺序发展的方向进行思考的思维方法。由于按步就班,顺序思考,所以这是人们最为习惯也是最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例如,工业生产从原材料准备→粗加工→精加工→组装→检验→人库的思维顺序;农业...
[详细]
《科学技术方法大辞典》
字数(729)
又称反向思维方法或倒转思维方法,是同顺向思维方向相反或与顺序思维逆向的思维方法。由于顺序倒转,反向思维突破了旧的思维定势,所以逆向思维方法易于破旧立新,产生创造性。例如,英国电气工程师柯克列尔,突破轮船只能在水中航行而不能登陆...
[详细]
《科学技术方法大辞典》
字数(826)
又称提前预计的思维方法,这是对将要到来的认识对象早作预计或即提前反应的一种思维方法。根据认识对象距离现在远近的不同情况,超前思维方法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的思维方法。一是近期超前思维方法,这是对即将到来或距今很近的客观对象提前...
[详细]
《科学技术方法大辞典》
字数(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