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太��

见“伏羲”条。 (本文共7字) 阅读全文>>

相关文献

副词“怪、很、十分、太、非常”之比较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一、“怪、很、十分、太、非常”共性“怪、很、十分、太、非常”几个词做副词时,都有程度高的意思。例如:a.今天天气怪冷的。b.她的衣服很漂亮。c.我十分想回家。d.他太喜欢那个女孩儿了。e.他跑得非常快。(一)几个词表示的意义都比单用形容词/动词的程度高,但是表示的度值不一样:“怪不太好很不好十分不好太不好了但是,对于“怪、非常”就不同了。d.不怪好的(×)/怪不好的e.不非常好(×)/非常不好此处照吕叔湘先生的说法“不非常好”是错误的形式[5]。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却可以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这是由语法的类推作用和语言的发展所造成的。从吕先生生活的时代到现在,语言发生了一些变化,尤其是在词汇方面,出现了大量的新词语,一些曾经被认为是错误或者不规则的说法也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和使用了。“不非常好”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二)词的重叠形式“非常”可以用重叠形式,其余的几个词则不可以。例如:a.我非常非常想去兵马俑玩。(√)b.她很很爱她的妈...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论程度副词{太}出现的时代及其与“太”、“大”、“泰”的关系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近年来,不少学者意识到以传世典籍作为研究依据,存在三个问题:第一,现有古籍都是世代传抄而来的,这使得我们很难断定一些语言现象的确切时代;第二,最早的传世典籍如《周易》、《尚书》、《诗经》等的成书都经历了很长时间,大约从西周到战国,因此我们无法确知商周时期的语言状况;第三,在语言与文字的孳乳分化过程中,字与词的发展往往处于不平衡的状态。通常是一个词出现很长时间了,还没有造出新字来记录它,而是用与之字义相关的已有的字或假借与之音同的字来表示。凡此种种,常使我们的研究出现偏差。程度副词{太}(为了区分字和词,我们用{太}表示词,“太”表示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太}是先秦就有的程度副词。从已有的研究来看,所谓“先秦”,最早也是诗经时代。笔者翻检目前所能见到的出土文献后发现:程度副词{太}与记录它的“太”字在出现的时代这个问题上并不一致。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重新检讨程度副词{太}出现的时代、{太}和{大}以及“太”字与... (本文共6页) 阅读全文>>

程度副词“很”与“太”的用法辨析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程度副词是表示事物性质或状态所达到的程度的副词, 根据是否具有明确的比较对象,可分为相对程度副词和绝对程度副词。“很”与“太”都作为绝对程度副词在基本的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虽然有很多共性,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本文将两者之间在意义与用法上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一、“很”与“太”语义内涵及与之组合的词语感情色彩的差异《现代汉语词典》对“很”的解释是“表示程度相当高”,卢福波(2000)将“太”的语义内涵分为“程度极高”的肯定和“程度过分”的否定两种语义倾向。而“很”没有否定的语义倾向,因此两者在与之组合的词语感情色彩上存在着差异。1 1 “太”的肯定性语义倾向———表示程度极高,多用于强烈的赞叹、赞赏。大多与褒义或肯定意义的词语相结合。句末必须带“了”,构成“太……了”格式。大多单独成句。例如:1)你太伟大了 2)我太激动了 3)太感谢你了1 2 “太”的否定性语义倾向———表示程度过分,多用于不满、不如意的事情。可与贬义性词语或表示不...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