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炎帝

又作神农氏、伊耆氏。传说中的古代帝王。相传炎帝始教民为耒耜,兴农业。尝百草而知寒温之性,发明了中草药,为民治病。复演八卦为六十四卦,名曰《归藏》。春秋以前的典籍没有关于神农的明确记载,战国以后托名神农的书和言论开始多起来。如《汉书·艺文志》农... (本文共307字) 阅读全文>>

相关文献

论宋代炎帝国家祭祀与炎帝形象诗歌书写及其意义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炎帝祭祀自秦汉以来一直从属于国家祭祀的序列。国家祭祀不仅是一套仪式与象征系统,而且其背后隐含着一整套观念与信仰系统[1]1。因此,在我国古代,炎帝国家祭祀必然与该时代的炎帝信仰密切相关。那么,作为国家祭祀主要参与者的士大夫,他们对炎帝形象的书写,就是我们考察其所处时代炎帝信仰的珍贵资料。传统的四部典籍保存了许多有关炎帝祭祀和炎帝形象的文献,学界利用这些材料已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遗憾的是,在这些成果中采用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剖析某一时代炎帝信仰的尚不多见,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陈战峰的《从古代诗歌管窥炎帝文化若干问题》[2]187-197,赵婧的《陶渊明诗文中的炎黄形象及理想盛世》[3]等。事实上,我国古代以诗歌书写炎帝形象的传统源远流长,特别是在宋代,士大夫们书写了不少包含炎帝形象的诗歌,数量相当可观。它们既是炎帝国家祭祀影响下的文化产物,又是宋人信仰世界之菁华,值得深入研讨。本文拟以宋代炎帝国家祭祀和宋诗中有关炎帝的作品作为研... (本文共9页) 阅读全文>>

炎帝神话的地方性——以山西省高平市神农镇神话为例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在古典文献中,炎帝神农氏是农业与医药之神,也是逐鹿中原的上古帝王。同时,炎黄时代被部分学者认为是中国信史的开端,“故言中国信史者,必自炎黄之际始”[1](P18)。自近代以来,炎帝与黄帝逐渐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成为了民族-国家的象征,时至今日,“炎黄子孙”已成为全球华人普遍认同的身份标识。炎帝神话是中国神话学、民俗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学界有关炎帝神话的研究多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文献考证,分析典籍神话中的炎帝形象,如袁珂、王孝廉、钟宗宪等学者,通过梳理古典文献记载,来揭示炎帝的身份、神格特征及其与黄帝等其他诸神之间的关系(1);二是立足于炎帝的始祖神格,挖掘炎帝文化的意涵,阐释其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作用,如张广志、李瑞兰、栗原圭介等学者,侧重于在文献中考释炎帝文化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2)。上述研究在厘清炎帝的形象、神格和所蕴含的精神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从研究取向上看,诸位学者所依托的材料大多为古代典籍,研究方法主要... (本文共8页) 阅读全文>>

炎帝文化肇始与传承研究综述

地域文化研究
地域文化研究

炎帝,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亦被称为烈山氏、神农氏。据传说,炎帝出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一生为部落民众做了很多事:教民耕作,使百姓免受饥寒之苦;亲尝百草,使百姓不受病痛之苦;开辟集市,使百姓安居乐业。炎帝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备受人们的关注,关于炎帝文化的探讨亦早已蔚为风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各地此起彼伏的研讨会。自20世纪90年代首届“炎帝文化暨炎帝故里研讨会”召开以来,各地掀起了对炎帝文化及炎帝故里问题研究的热潮,相关成果大量涌现。炎帝文化问题的学术研究也在持续不断深入,特别是近年来,大批学者聚焦于炎帝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关系问题,炎帝文化对当代文化建设及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炎帝文化对中国医药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启示等方面,笔者兹将学界关于炎帝文化研究的状况做一概述。一、炎帝文化形成问题的讨论炎帝文化本身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命题,涉及炎帝部落生活而产生的部落文化、炎帝教授耕作而产生的农耕文化、炎帝亲尝百草而产生的医药文... (本文共10页) 阅读全文>>

权威出处: 《地域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