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传说中父系氏族公社后期炎黄部落联盟领袖,儒家推尊称道的古帝。本名放勋,为陶唐部落长,因号陶唐氏,史称唐尧。传曾设官掌管时令,制定历法。尧知其子丹朱不肖,不足以当天下之任,于是咨询四岳,推举舜为其继任人。对舜进行三年考核后,命舜摄位行政。... (本文共294字) 阅读全文>>

相关文献

夏王朝在中原崛起论

中华文化论坛
中华文化论坛

~~夏王朝在中原崛起论@刘玉娥$郑州师范专科学校中原文化研究所@于向英$郑州师范专科学校尧;;舜;;禹;;夏王朝;;中原地区夏王朝是在尧舜联邦的基础上崛起的,尧舜联邦的中心是在中原地区。在尧舜联邦的基... (本文共5页) 阅读全文>>

权威出处: 《中华文化论坛》

回归到人:帝尧形象的多维观照——帝尧《古本纪年》形象的比较分析及其成因探究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一、前言本文旨在参阅《纪年》及相关文献以考查帝尧形象,通过叠加多角度成像,使之更显丰满、逼真与人性。传统社会衡量帝王的标准,主要是“功”与“德”。帝王死后,政府总结其毕生成就的碑称“神功圣德碑(开国之主)”或“圣德神功碑(守成之主)”。“功”的内涵主要是:治外(国)、治内(家);德的内涵主要是治中(身)。以此“三治”为标准衡量尧,主流文献给出的评价极高;《纪年》却相反,认为尧治外失道、治内失和、治中失德。《纪年》又名《汲冢纪年》、《汲冢竹书》、《竹书纪年》、《竹书》,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西晋人盗发汲郡古冢,出土此书;所录多与正史相左,但其真实性也每每获证。如《史记·殷本纪》认为中宗是太戊,《纪年》却认为是祖乙,近世研究甲骨后认定《纪年》正确。另如“共和执政”一说,司马迁认为是周公、召公共同执政,而《纪年》认为是“共伯和干王位”(贵族“共伯”名“和”者署理王事),因能与《庄子》、《吕氏春秋》相互印证,颇受后人认可。行世的《纪年》分... (本文共7页) 阅读全文>>

首届中国·临汾尧文化高层论坛开幕

临汾日报
临汾日报

本报讯(记者 郭璞)在冬日暖阳、激情飞扬的美好自子里,全国各地的尧文化专家学者齐聚我市,参加由中国先秦史学会和临汾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临汾尧文化高层论坛。12月15日上午8时整,论坛开幕式在金大都酒店举行。$$市委常委、副市长成洪才主持开幕式,市委副书记张克强致欢迎词。中国先秦史学会顾问、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孟世凯,中国先秦史学会顾问、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吴荣曾,中国先秦史学会顾问、东北师范大学教授詹子庆,中国先秦史学会顾问、西北大学教授刘宝才,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宋镇豪,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河北师范大学教授沈长云,省文物局局长施联秀,省文联主席李才旺,省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齐峰,省社科院副院长贾桂梓,市领导刘合心、李海渊、乔成家、杨玉龙等出席开幕式。$$张克强在致词中说,临汾古为帝尧之都,史称平阳,历史悠久,誉冠海内,中华文明绵延厚重。这里名贤辈出,灿若繁星,根祖之地文化灿烂,享有“华夏...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