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
商朝开国君王,儒家推尊称道的古帝。子姓,又称武汤、商汤、武王、天乙、成汤,或称成唐;甲骨文称唐、大乙,又称高祖乙。原为商部族首领,与有莘氏通婚。汤即位后,选贤任能,以伊尹、仲虺为相,积聚力量,准备灭夏。时夏桀暴虐无道,天下沸腾,百姓怨怒...
(本文共297字)
阅读全文>>
相关文献
-
-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辞源》(修订本)(下面只称《辞源》)“汤”字标音及相关的释义略为:1.tāng吐郎切。(义项略)3.dàng⑥游荡。通“荡”……⑦碰撞,冲冒……《汉语大字典》(下面简称《大字典》)“汤”字标音及相关的释义略为:(一)tāng《广韵》吐郎切。(义项略)(二)tàng《广韵》他浪切。②冲,闯……③接触,挨,碰……④通“盪(荡,dàng)”……1.冲洗……2.摇动……3.放荡……《汉语大词典》(下面简称《大词典》)“汤”字标音及相关的释义略为:汤1tāng《广韵》吐郎切。(义项略)汤2tàng《广韵》他浪切。⑤冲撞;冒……⑥搪,抵挡……⑦触;碰……⑩通“荡”。(1)行为放纵……(2)大……(3)荡涤……一、三部字、词典均弄错了“汤”的部分音义关系。1.从古代音义书中的音义材料、与“汤”通用的字的读音、古诗歌押韵的材料可以看出,《大字典》“汤(二)”所收“冲,闯”义或《大词典》“汤2”所收“冲撞”义中古音读“吐郎切”,相应的今音则应读...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
-
吉林中医药
110例,取得一定疗效,兹报道如下:l衄汤组成:生石决明(先煎)25g,牛膝20g,电榆炭10g,白芍10g,若肺热偏盛,酌加桑白皮Og,地骨皮5g,生黄苓5g,胃热盛加生大黄5g,脾写不和加陈皮5g,茯苓10g,水煎服,每日1剂。儿霪及老人剂量酌减...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论宋人汤词与熟水词@黄杰$浙江大学艺术学系!浙江杭州310028宋人汤词及熟水词皆非茶词,而同属宴饮词,这生动地反映了宋人宴饮生活的细节以及渗透其中的养生之道:宋人往往是在宴饮结束之后,饮茶解酒犹嫌不足之际,又饮用由甘香药材煎煮而成的汤或熟水,以达到和中营卫的目的。茶;;汤;;熟水;;风俗;;养生之道[1]陶毂.清异录[M].说郛三种:卷六一[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百卷本),1988.[2]吴潜.谒金门·和韵赋茶[A].唐圭璋.全宋词[Z].北京:中华书局,1965.[3]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5.[4]王迈.《元曲释词》商补[J].中国语文,1986,(3):232-233.[5]沈松勤.两宋饮茶风俗与茶词[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1(1):70-76.[6]陈彬藩.中国茶文化经典[Z].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7]薛瑞兆.元杂剧中的“点汤”[J]....
(本文共9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