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典礼》曰①:“毋不敬,俨若思②,安定辞。安民哉!”【今注】①典礼:古礼书名,已佚,这里引它一句话,十二个字。本篇因开头有“典礼”两字,即以此作为篇名。②俨:端庄的态度。【今译】《典礼》说:“君主行礼时要做到十分恭敬,态度像...
[详细]
《礼记·上》
字数(21842)
【经文】凡奉者当心①,提者当带。执天子之器,则上衡②;国君,则平衡;大夫,则绥之③;士,则提之。凡执主器④,执轻如不克⑤。执主器,操币圭璧⑥,则尚左手⑦。行不举足,车轮曳踵⑧,立则磬折,垂佩⑨。主佩倚⑩,则臣佩垂;主佩垂 则臣佩委(11)。...
[详细]
《礼记·上》
字数(13301)
【经文】公仪仲子之丧,檀弓免焉①。仲子舍其孙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闻也。”趋而就子服伯子于门右②,曰:“仲子舍其孙而立其子,何也?”伯子曰:“仲子亦犹行古之道也。昔者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③,微子舍其孙腯而立衍也④。夫...
[详细]
《礼记·上》
字数(36184)
【经文】君之適长殇,车三乘①;公之庶长殇②,车一乘;大夫之適长殇,车一乘。【今注】①车:指遣车。遣车比一般的车小,出葬时载遣奠的牲肉送死者,然后放入椁内,一起埋葬。②公:指诸侯。【今译】国君的嫡子在十六至十九岁时夭折,在葬礼中就用...
[详细]
《礼记·上》
字数(31039)
【经文】王者之制禄爵①: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②、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③,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④。天子之三公之田视公、...
[详细]
《礼记·上》
字数(23369)
【经文】孟春之月①:日在营室②,昏参中③,旦尾中④。其日甲乙⑤。其帝大皞⑥,其神句芒⑦。其虫鳞⑧。其音角⑨,律中太蔟⑩。其数八(11)。其味酸(12),其臭膻(13)。其祀户(14),祭先脾(15)。【今注】①孟:始,指四季开始的第一个月。②营室:二...
[详细]
《礼记·上》
字数(31620)
【经文】曾子问曰:“君薨而世子生①,如之何?”孔子曰:“卿、大夫、士从摄主②,北面于西阶南。大祝裨冕③,执束帛④,升自西阶,尽等⑤,不升堂,命毋哭。祝声三,告曰:‘某之子生⑥,敢告。’升,奠币于殡东几上,哭,降。众主人⑦、卿、大夫、士、...
[详细]
《礼记·上》
字数(20113)
【经文】文王之为世子①,朝于王季日三②。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③,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④,亦如之。其有不安节⑤,则内竖以告文王,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王季复膳,...
[详细]
《礼记·上》
字数(12177)
【经文】昔者仲尼与于蜡宾①,事毕,出游于观之上②,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③?”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④,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今注】①蜡(zhà):古代天子或诸侯于年终举行的一种祭祀鬼神的仪式...
[详细]
《礼记·上》
字数(13634)
【经文】礼器①,是故大备;大备,盛德也。礼释回,增美质②;措则正,施则行。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③,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故君子有礼,则外谐而内无怨,故物无不怀仁④,鬼神飨德。【今注】①器:指具...
[详细]
《礼记·上》
字数(12394)
【经文】郊特牲①,而社稷大牢②。天子适诸侯,诸侯膳用犊③;诸侯适天子,天子赐之礼大牢,贵诚之义也。故天子牲孕弗食也,祭帝弗用也④。【今注】①郊:祭天礼,在王城之郊进行,故名为郊。特牲:一头牛。②社稷:土神和谷神。这里指祭祀土神和谷...
[详细]
《礼记·上》
字数(19639)
【经文】后王命冢宰①,降德于众兆民。子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栉、縰、笄、总、拂髦、冠、緌缨、端、鞾、绅、笏②。左右佩用:左佩纷帨、刀、砺、小觿,金燧③,右佩玦、捍、管、、木燧④。逼、屦、著綦⑤。【今注】①冢宰:辅佐天子...
[详细]
《礼记·上》
字数(22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