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佩饰,玉佩上的白色横玉。《国语·楚语下》:“赵简子鸣玉以相,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犹在乎?’”三国吴韦昭注:“...
[详细]
《中国古代服饰辞典》
字数(147)
周礼规定帝王在军事、视朝时所穿的白色复底鞋,与韦弁服或皮弁服搭配。王后、诸侯也可服用。《周礼·天官·屦人》:“掌王及后之服屦,为赤舄,黑舄...
[详细]
《中国古代服饰辞典》
字数(180)
①帝王、后妃及诸臣百官西郊秋祭时所用的白色祭祀之服。《礼记·月令》:“天子居总章左个,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旂,衣白衣,服白玉。”《皇览》:“秋则衣白衣,佩白玉。”②平民服饰,与官员服饰相对而言。秦汉后用来指代无功名或无官职的士人...
[详细]
《中国古代服饰辞典》
字数(674)
白色美玉佩饰,表现佩戴者的德行。亦指白璧。《礼记·玉藻》:“天子佩白玉,公侯佩山玄玉,大夫佩水苍玉。”《礼...
[详细]
《中国古代服饰辞典》
字数(137)
凶服的一种。齐衰时穿的一种用藨草编制的鞋。较绳履低一等,夫为妻、母为长子、男子为伯叔父母、已嫁女子为父母等服丧时所穿,期限...
[详细]
《中国古代服饰辞典》
字数(158)
宽大的衣服。周代天子赏赐诸侯、命妇的宽大长衣,用作礼服,汉代以后多指儒士和一般文官的宽大服饰。《礼记·杂记上》:“内子以鞠衣、褒衣、素沙。”汉郑玄注:“褒衣者,始为命妇见,加赐之衣也。”《礼记·杂礼上》:“复,诸侯以褒衣、冕服、...
[详细]
《中国古代服饰辞典》
字数(338)
衣襟边缘用豹皮装饰的羔裘,周代用于中大夫的礼服。《管子·揆度》:“令诸侯之子将委质者,皆以双武...
[详细]
《中国古代服饰辞典》
字数(122)
在羔裘袖口上起装饰作用的毛皮,通常用于在位卿大夫的礼服。《诗经唐风·羔裘》:“羔裘豹袪,自我人居居。”汉郑玄笺:“羔裘豹袪,在位卿大夫之服也。”唐孔...
[详细]
《中国古代服饰辞典》
字数(192)
在羔裘的衣袖边缘装饰的豹皮,表示刚猛与力量,周代通常用于指卿大夫的服饰。《诗经·郑风·羔裘》:“羔裘豹饰,孔武有力。”毛传:“豹饰,缘以豹皮也。”唐孔颖达疏:“《唐风》云‘羔裘豹袪’,‘羔裘豹袖’。然则‘缘以豹皮’,谓之为袪袖也...
[详细]
《中国古代服饰辞典》
字数(255)
用豹皮制成的复底鞋子,被视为一种奢华的鞋子。《左传·昭公十二年》:“雨雪,王皮冠,秦复陶,翠被,豹舄。”晋杜预注:“豹舄,以豹皮为履。”唐钱起《豹舄赋》:...
[详细]
《中国古代服饰辞典》
字数(195)
即“豹袪”。《礼记·玉藻》:“君子狐青裘豹袖,玄绡衣以裼之。”唐高适《...
[详细]
《中国古代服饰辞典》
字数(92)
以贝壳、珠玉等珍宝装饰的腰带,据称春秋战国时期从西部少数民族传入,多用于达官贵人。《穆天子传》卷四:“乃赐之黄金之罂二九,银乌一只,贝带五十,朱七百裹。”《淮南子·主术训》:“赵武灵王贝带鵔而朝,赵国化之,使在匹夫布衣,虽冠獬冠,...
[详细]
《中国古代服饰辞典》
字数(399)
也作“偪”。先秦时期男子用以裹腿的窄幅布帛,犹今之绑腿。汉代以后亦称“行縢”。《左传·桓公二年》:“带、裳、幅、舄……昭其度也。”晋杜预注:“幅若今行縢者。”唐孔颖达疏:“幅与行縢,今古之异名。”汉刘熙《释名·释衣服》:“幅所...
[详细]
《中国古代服饰辞典》
字数(222)
也作“襞积”“襞”。衣服上的褶裥。辟,通“襞”。《仪礼·丧服》“幅三袧”汉郑玄注:“袧者,谓辟两侧,空中央也。祭服朝服,辟积无数。”汉刘熙《释名·释衣服》:“素积,素裳也。辟积其要中,使踧,因以名之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详细]
《中国古代服饰辞典》
字数(418)
①也作“敝膝”“币膝”“袚”。贵族男女礼服前部的一种装饰。用熟皮制成上窄下宽的长条,使用时佩系在胸腹前的革带上,下垂至前膝。源于上古,商周时已形成完备的佩戴制度。历代沿用,多用于祭祀礼服,材质或皮或布,至清废止。《诗经·小雅·...
[详细]
《中国古代服饰辞典》
字数(1206)
破旧的裤子。《韩非子·内储说上》:“韩昭侯使人藏弊裤,侍者曰:‘君亦不仁矣,弊裤不以赐左右而藏之。’昭侯曰:‘非子之所知也,吾...
[详细]
《中国古代服饰辞典》
字数(164)
也作“鞸”。周代一种用于朝服的皮制蔽膝。冕服所用者称“芾”,其他服装所用者称“韠”。天子诸侯用红色,大夫用素色。《诗经·桧风·素冠》:“庶见素韠兮,我心蕴结兮,聊与子如一兮。”《仪礼·士冠礼》:“主人玄冠朝服,缁带素韠,即位于门...
[详细]
《中国古代服饰辞典》
字数(529)
稗衣,周代帝王饰有锦鸡纹样的礼服。《周礼·春官·司服》:“王之吉服……...
[详细]
《中国古代服饰辞典》
字数(92)
周代天子与贵族祭祀时穿的鷩衣和所戴之冕。与中单、玄衣、裳配套,上衣绘华虫、火、宗彝三章花纹,下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花纹,共七章。鷩,雉也。华虫即画以雉,因章纹以华虫为首,故名。北周效仿周礼,以此作为天子礼服。唐代亦用为天子...
[详细]
《中国古代服饰辞典》
字数(426)
周代天子享先公及飨射时所穿的画有赤雉等七章的衣服,也作为诸侯、宗伯的命服。北周时期仿制此衣于皇后受献茧时穿着,唐代时用于二品官员,宋代以后逐渐废止。《周礼·夏官·弁师》:“掌王之五冕……皆五采玉十有二,玉笄,朱纮。”汉郑玄注:...
[详细]
《中国古代服饰辞典》
字数(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