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川教授,1923年9月30日出生于上海市奉贤县。1936年9月至1937年11月,就读于奉贤县立中学。1941~1943年,师从当时的中医名家戴云龙先生,并得到著名医家陆渊雷先生的指导,学成后在当地行医。1954年开始在江苏省松江县卫生局中医进修班和...
[详细]
《国医大师传承研究精粹》
字数(654)
(一)承古而不泥于古,立足于创新王玉川教授在中医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治学严谨,作了大量的笔记,发表了几十篇文章,字里行间都反映出 “承古而不泥于古,立足于创新”的学术思想。1999年,先生提出:“创新是硬道理,是科学技术的生...
[详细]
《国医大师传承研究精粹》
字数(5614)
王玉川教授与程士德教授一起培养了4名硕士研究生 (陶广正、雷顺群、王祖谟、杨嘉进),与印会河教授共同培养了1名硕士研究生 (辛瑛)。陶广正,1943年1月出生,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早年毕业于北...
[详细]
《国医大师传承研究精粹》
字数(703)
(一)教育至上,治学严谨先生自调入北京中医学院以来,一直担任中医学的基础教学工作,在他的带领和主持下,当时的内经教研室编出了第一套教材。在教材的编写中,先生亲自撰写书稿,目前还保留着当年的手稿和油印稿,隽秀的字体令人感慨。他时时...
[详细]
《国医大师传承研究精粹》
字数(1816)
王绵之教授,1923年出生于江苏南通,为中医世家第十九代传人。王老原名祖泽,“绵之”是其正式行医之初,其父赐给的 “字” ,取其 “绵延祖业,不坠家声”之意。1942年正式悬壶乡里,1947年通过南京国民政府考试,取得 “中医师合格证书” (195...
[详细]
《国医大师传承研究精粹》
字数(598)
(一)精通医理,圆机活法中医药理论来源于临床实践,许多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理论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加深理解,所以要 “早临床,多临床” 。在 “读书—实践—再读书—再实践” 的反复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对中医药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灵活而准确地...
[详细]
《国医大师传承研究精粹》
字数(3773)
1.当归配伍桂枝治疗痛经贺某,女,21岁。1981年12月20日初诊。痛经数载。初诊:经前2天即出现心烦易怒,胸胁胀满,乳房胀痛;月经来潮的第1~2天,经行不畅,腹痛难忍,经色暗红有块,痛剧则伴呕吐,腹泻,并伴腰痛,每次均需服用止痛片方能略缓解。曾...
[详细]
《国医大师传承研究精粹》
字数(1222)
王绵之教授,出生于中医世家,为第十九代传人。据家谱记载,其先祖曾为明代武将,因不满监军之宦官,遂辞官归田,于耕读课子之余,以素擅创伤外科行医乡里,此后世代相传,遂广涉内、妇、儿科。王绵之教授幼承庭训,耳濡目染,即酷爱中医,有志继承家...
[详细]
《国医大师传承研究精粹》
字数(1247)
1978年,王教授任全国首批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中医院校首家博士点博导,先后培养多名硕、博士,现分别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继承、发扬中医药事业工作。1991年,王教授被评为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指导老师,带徒三人,其中一人为国家特批台湾地...
[详细]
《国医大师传承研究精粹》
字数(385)
王绵之教授酷爱中医药事业,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医政策得到大力贯彻,创立了高、中级中医院校,形成了正规的中医教育制度。北京中医药大学建校初期,尚无比较成熟的办学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更没有系统的办学、教...
[详细]
《国医大师传承研究精粹》
字数(419)
王绵之教授自幼酷爱书法,自学成才,自成一体,其字刚毅遒劲,苍劲挺拔,同时又透着南方人特有的灵秀和洒脱。王绵之教授还常作诗以抒志,如他在其八...
[详细]
《国医大师传承研究精粹》
字数(185)
“医者,仁术也” ,王绵之教授宅心仁厚,志远胸宽,为人治病,从不计报酬,继承和发扬了中医先贤和祖辈 “济世活人”的高尚医德、医风。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时时事事为病人着想,待病人如亲人。无论是对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是普通的人民...
[详细]
《国医大师传承研究精粹》
字数(333)
先生1923年出生在山东烟台莱州的中医家庭,自幼随父习医。19岁 ( 1942年)考取医师资格,开 “方和谦诊所”行医。1952年参加卫生部举办的“中医学习西医学习班”学习西医知识两年。1954~1958年在北京市卫生局中医科任科员,主管中医师资格的...
[详细]
《国医大师传承研究精粹》
字数(525)
先生勤于实践,善于思考,在其六十余载的行医生涯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成就了他独到的学术见解,不断有所创新。(一)“燮调阴阳,以平为期”的生理观先生受哲理医学的影响,对阴阳学说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详细]
《国医大师传承研究精粹》
字数(5484)
1.滋补汤加减治疗直肠癌根治术后放疗腹泻张某,男,40岁。2005年3月10日初诊。患者2月2日在肿瘤医院做直肠癌根治术,病理报告为高分化腺癌。2月22日开始放、化疗,遂出现腹泻,前来就诊。患者10天来乏力口干,气短懒言,恶心纳差,大便次数多,量...
[详细]
《国医大师传承研究精粹》
字数(1888)
1.幼承家训,熟读经典先生祖籍山东掖县西北郊头村人,家境贫寒,父亲方伯屏因原籍不能维生,年幼流落京中,拜太医院太医赵云卿为师,约1915年在京行医。父亲十分重视对先生的文化教育,在私塾学了两年《三字经》、《论语》、《春秋》、《左传》...
[详细]
《国医大师传承研究精粹》
字数(3623)
先生作为北京市和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坚持在临床及教学工作一线。他培养的中专生、大学生、进修生和西学中医生,遍布京城内外,已培养三批国家级及市级继承人8名,现又收了第四批国家级徒弟2名。2007年获 “全国...
[详细]
《国医大师传承研究精粹》
字数(380)
方和谦教授出生于中医世家,幼承家训,13岁随父学医,19岁考取中医师资格悬壶京城。他勤于治学,融会贯通诸家而精于仲景之学,探索《伤寒论》之精髓颇多心得。从医五十余年,在治疗内科疑难杂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中医临床及科研教学...
[详细]
《国医大师传承研究精粹》
字数(1268)
方老出生在老北京城内的一个医学世家,父亲方伯屏在20世纪40年代时曾是京城十大名医之一。方老的启蒙教育是处在辛亥革命成功新旧制度变迁的时代,私塾与新学并存。父亲十分重视对他的文化教育,两年中他在私塾学习了《三字经》、《论语》、...
[详细]
《国医大师传承研究精粹》
字数(367)
先生带教认真,以身作则,以其高尚的医德、高明的医术,耳濡目染于学生,每次专家门诊,均早早来到诊室,做好充分的准备,接待来诊的每一位患者。对待患者不论老幼、尊卑、贫富,一视同仁,和蔼可亲,仔细倾听患者及其家属的叙述,认真诊察,并结合现...
[详细]
《国医大师传承研究精粹》
字数(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