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城市轨道交通通常是指具有固定线路,铺设固定轨道,配备运输车辆及服务设施等的公共交通设施。在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转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
[详细]
《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
字数(724)
城市轨道交通种类繁多,技术指标差异较大,世界各国评价标准不一,并无严格的分类。城市轨道交通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较快,由于国家、城市、地区的不同,服务对象的不同等,使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成为多种类型,尚无十分统一的分类标准。不同的分类方...
[详细]
《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
字数(5344)
1. 城市轨道交通有较大的运输能力城市轨道交通由于高密度运转,列车行车时间间隔短,行车速度高,列车编组辆数多而具有较大的运输能力。单向高峰每小时的运输能力最大可达到6 万~8 万人次(市郊铁道);地铁达到3 万~6 万人次,甚至达到8 万人...
[详细]
《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
字数(995)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研发出多项关键技术成果,这些成果来自于生产一线,经过了实践的验证。新技术涵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基础知识,并涉及多个与城市轨道交通相关的技术领域,内容包括线路及轨道结构、车站、载运工...
[详细]
《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
字数(2707)
1. 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施工水平不断提高由于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比较充分,建设中采取规范的招投标程序,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水平基本得到控制。目前在建项目中,一般以地下线路为主的地铁工程的平均每公里造价在4~5 亿元,高架线路工...
[详细]
《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
字数(743)
1. 政府主导型为主当前主要由政府负责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资金的筹措、工程的实施和建成后的运营也是由政府组织负责的。但也逐渐在向“政府主导、 市区共建、 多元化运作、多渠道筹资”方向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作为最主要的城市基础设施...
[详细]
《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
字数(1181)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以提供顺畅、便捷的人性化交通运输服务为核心,加强统筹规划,发展交通系统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安全高速的交通运输技术,提高运网能力和运输效率,实现交通信息共享和各种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提...
[详细]
《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
字数(4986)
1. 线路空间设置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空间设置有地下、地面和高架三种方式。地下线路置于地下隧道中,与地面交通完全分离,基本上不受地面气候影响。但需要较大投资,较高的施工技术,较先进的管理,完善的环控、防灾措施与设备。相对而言,运营成...
[详细]
《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
字数(755)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包括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1. 直线轨道轨道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直线部分的方向应保持平直,两股钢轨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轨距为两股钢轨头部内侧与轨道中线相垂直的距离。因为轨底坡的缘故,规定轨距应在钢轨头部内侧面下...
[详细]
《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
字数(473)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行的基础。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采用明挖法时,为减少土方开挖量,线路埋深应尽可能的浅;当采用暗挖法时,应选择较好地层,一般埋设深度较深。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结构必须在保证功能要求、结构安全、耐久...
[详细]
《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
字数(604)
目前国外的轨道检测技术都是基于轨道无损检测技术(简称NDE),此研究开始于1877年。1928年,Sperry 先生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高速磁感应传感器钢轨检测车,1960年超声传感器首次安装在Sperry 测试车上。纵观NDE 技术,主要包括视觉检测、超声、...
[详细]
《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
字数(2420)
(一)轨温检测英国的无线遥感勘测专家Radio-Tech 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型无线自动轨温监测系统,简称RTM,并获得了Network Rail 的支持。该系统是全自动的,由电池供电,可以连续有效地监测轨温。现在RTM 系统在进行了风险评估和现场试验之后,已经...
[详细]
《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
字数(755)
(一)GPS RTK 技术简介GPS RTK 定位技术就是以载波相位观测值为根据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将GPS 与数据传输技术相结合,实时解算并进行数据传输,能够实时提供流动站在指定坐标系中的3 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GPS RTK 系统由GPS 信号...
[详细]
《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
字数(1252)
1948年,奥地利专家L.V.Rabcewicz 设计了建立在使用新建筑材料前提下的,并且安全经济的隧道开挖方式及支护结构形式,并于1963年形成系统理论,定名为“新奥地利隧道建造法”,简称“新奥法”(NATM)。我国于20 世纪80年代在军都山铁路双线隧道...
[详细]
《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
字数(903)
我国盾构施工技术始于20 世纪50年代后期,1957年北京市政采用直径2.0 m 和2.6 m 的手掘式盾构进行城市下水道施工,系统的全面盾构试验是1963年于上海塘桥正式起步的。1996年北京地铁复八线引入插刀式盾构,盾构施工技术在北京获得实质性的工...
[详细]
《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
字数(1044)
跨座式单轨是指通过单根轨道来支撑、稳定和导向,车体骑跨在轨道梁上运行的铁路。重庆市轨道交通2 号线首次从日本引进采用跨座式单轨,全长19 km,2004年开通试运营;重庆轨道交通3 号线已于于2012年12月全线贯通,标志着全球最长的一条跨座式...
[详细]
《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
字数(332)
(一)技术内容在地铁建设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地下水是一大难题。地下水对隧道的整体稳定、隧道底的隆起稳定、隧道管涌、流沙以及承压水对隧道底部的突涌等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北京地铁暗挖段施工较多,如果降水效果不好,侧壁滞留水直接影响...
[详细]
《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
字数(1094)
地下工程施工监测项目与内容一般包括:地表沉降、周围建构筑物变形、管线沉降、基坑围护结构倾斜变形(逆作法)、隧道拱顶沉降与收敛变形、隆起变形、竖向支撑应力(逆作法)等;不同监测项目采用的仪器主要有轴力计、应力计、水准仪、全站仪、...
[详细]
《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
字数(529)
为确保地铁工程自身的施工安全与近接建构筑物的安全,一般采取隔离或保护等方式进行科学处置。近接建构筑物的施工首先应详细调查工程条件、地质条件、既有结构物现况与安全要求,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与预测,制定防护措施与实施方案;施工...
[详细]
《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
字数(570)
(一)技术内容城市轨道交通中的振动和噪声问题不容忽视。近20年来,这一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1996年10月我国通过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其中第三十九条规定应当减轻因铁路运行造成的环境噪声污染。振动和噪声使人感到疲劳和不舒适,地...
[详细]
《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
字数(4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