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献
-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高校学科建设在高校发展中处于龙头地位,具有奠定高校发展基础、涵盖高校工作全局、衡量高校办学实力等重要作用,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标志性等重大意义。高校加强学科建设,应当处理好十大关系。一、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学科与专业密不可分。学科是专业的具体内容,专业是学科的表现形式。学科以专业为载体,专业以学科为基础。两者密不可分,故人们常将其连结使用。但是,学科与专业含义并不相同。学科是学问的分支,是教学的科目,是以特定研究对象为基础形成的相对稳定、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表现为树状分支结构,具有研究对象、知识体系、运行主体等三大要素。专业是按社会分工和学科发展状况而划分的学业门类,是高校以不同层次职业需要为基础形成的课程体系,表现为网状分支结构,具有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运行主体等三大要素。学科从结构上有单科性、多样性、综合性之分;学科从横向上有基础学科、主干学科、支撑学科、交叉学科之分;学科从纵向上有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三级...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
-
产业与科技论坛
建设行业高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办学理念。目前,建设行业高校面向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学科数量偏少,水平偏低,所培养的人才社会竞争力不够。建设行业高校学科建设尚存在一些问题。一、学科建设缺乏总体规划根据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目录,结合地区实际,对建设行业高校的学科建设的依据、原则、指导思想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规定,对指导建设行业高校的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我国建设行业高校的学科建设缺乏经过科学论证的总体规划,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缺乏人才需求科学预测和专业发展规划。目前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现状如何,各类专业人才结构现状如何,哪些专业需要发展,哪些专业需要调整,哪些需要改造更新,哪些需要新建,对这些问题缺乏系统研究,缺乏对人才需求科学预测和专业发展规划,不注意基本的统计和分析,在确定学科结构比例、层次、布局和招生数量上,往往依据不够...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学科建设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通过提高学科的科学研究的水平、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学科的发展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关键和核心,是提高学校教学与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学科发展的水平是体现高校发展水平、办学特色和社会声誉的主要标志。“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学校”,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志性特征是具有优势的学科、杰出的师资队伍和开拓创新的科学研究。通过学科建设提高教学科研的水平,推动课程结构的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学术研究的质量,明确学校科学研究工作的重点和方向,找准为地方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突破口。新建本科院校要尽快办成合格、有特色的本科院校,加强学科建设工作是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学科建设是提高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层次和综合实力,加强教师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工作的现状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是近几年通过几所专科学...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