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四、内分泌治疗

相关工具书解释

·乳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乳腺癌的发育需要多种激素的相互促进作用,待乳腺癌发生后,部分乳腺癌组织依赖激素受体再次生长,临床上称为激素依赖性肿瘤。目前,超过半数的中国乳腺癌患者表现为激素受体阳性。内分泌治疗通过改善女性患者体内雌性激素与孕激素水平,从而减弱肿瘤诱导性生长,改变促进肿... (本文共331字) 阅读全文>>

相关文献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

云南医药
云南医药

一、TAM在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及发展TAM(三苯氧胺)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基石,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该药疗效稳定,是目前NCCN指南推荐并肯定,唯一用于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药物,也是目前ER+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最常用的药物之一。ER+乳腺癌患者术后5年TAM治疗可以减少复发率和病死率,因此该方案被一直延用。而著名的ATLAS试验选择12 894例5年TAM治疗后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继续5年TAM治疗组及对照组。研究结果显示:继续5年TAM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8.0%比20.8%,P=0.002),2组的病死率也有显著差异(331例比397例,P=0.01);随访15年时,2组的复发风险分别是21.4%和25.1%,死亡率分别是12.2%和15.0%[1]。这项研究结果的发布改变了多年来5年TAM“金标准”的传统观点,特别是HR+乳腺癌的复发高峰可能相对推迟,尤其是第2个复发高峰将在术后第7~8年出现。...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权威出处: 《云南医药》

子宫内膜癌内分泌治疗的临床应用进展

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在部分国家已经超过宫颈癌成为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尽管内膜癌可以早期发现,并且治疗后患者的预后较好,但仍有部分患者复发,因内膜癌发病患者较多,所以因癌死亡患者也较多,仅美国每年就有40880例新发病例,其中7310例死于内膜癌[1]。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手段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疗、化疗等。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的发生是在高雌激素状态作用下的一个渐进过程,现有的治疗理论认为孕激素与孕激素受体(PR)结合,拮抗雌激素作用在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子宫内膜癌根据发病机制及临床病理特征可以分为两型[2],即雌激素依赖型(Ⅰ型)和雌激素非依赖型(Ⅱ型),前者占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绝大多数,多见于围绝经期妇女,组织类型多为高分化腺癌,对内分泌治疗反应好。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取得了较为肯定的疗效,但在子宫内膜癌临床尚未普遍开展,亦无统一规范的治疗方案。本文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子宫内膜癌...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

权威出处: 《中华医学杂志》

内分泌辅助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意义

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

随着子宫内膜癌流行病学、病因学的研究进展,人们发现子宫内膜癌的发病与高雌激素状态有重要关系,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孕激素拮抗雌激素的作用在子宫内膜增生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目前,有研究将孕激素作为晚期、复发及要求保留生育能力的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手段,并获得了一定的疗效[2,3]。但在子宫内膜癌综合治疗中采用内分泌治疗,将内分泌治疗作为内膜癌的常规辅助治疗方法,尚缺乏大规模研究报道。为了研究内分泌治疗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尤其是内分泌治疗参与综合治疗的效果,对我院11年来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象与方法一、对象1·一般情况:1992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共171例,其中采取内分泌治疗82例(48·0%),为内分泌治疗组,未采取内分泌治疗的89例(52·0%)为对照组,内分泌治疗组α根据用药是否超过1年,分为两个亚组:1年以上... (本文共6页) 阅读全文>>

权威出处: 《中华医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