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二、二级预防

相关工具书解释

·乳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二级预防即发病学预防,是指对特定高风险人群筛检癌前病变或早期肿瘤病例,从而进行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其措施包括筛查和癌前病变干预实验。同宫颈癌类似,乳腺癌可以通过在大规模的人群普查得到控制。早期发现是控制乳腺癌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早期乳腺癌的预后较好,经综合治疗后,其5年生存率多在90%以上。常用的乳腺癌筛查方法有肉眼观察、乳腺自我触摸检查(健康教育、自我警示)、临床体检、乳腺钼靶X线摄片、超声检查和... (本文共666字) 阅读全文>>

相关文献

神经科门诊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随访分析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缺血性卒中致死、致残率高,治疗方法有限,因此,二级预防显得尤为重要[1]。2010年进行的中国城市神经科门诊缺血性卒中登记(registry ofout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in urban China,ROOTS)项目结果显示我国城市神经科门诊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不容乐观。我院神经科为ROOTS项目分中心之一,作为省级重点学科,门诊量始终处于太原市各级医院首位,故在一定程度上可代表我市神经科门诊就诊状况。本研究在横断面调查的基础上,进行5年后的随访,旨在评估其后二级预防执行情况,以期对后续卒中的有效防治有所帮助。对象与方法一、对象选取2010年7月至2010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科门诊就诊,符合ROOTS项目纳入、排除条件,其诊断符合我国缺血性卒中诊断标准[2]的121例患者,其中男性占63.64%(77/121),女性占36.36%(44/121),平均年龄(65.42±10.... (本文共5页) 阅读全文>>

他汀类药物与卒中二级预防

继续医学教育
继续医学教育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调脂药,其在冠心病 二级预防中的作用已被肯定。在我国,脑血管病尤其是缺 血性脑血管病(ICVI))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冠心病, 脑血管病较高的致残率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 预防脑血管病的价值高于治疗已成为医学界的共识。近年 来,从冠心病二级预防中得到启示,他汀类药物开始进入 ICVD的二级预防中,并取得初步成效。一些学者建议:有 TIA、缺血性脑卒中史或有HPS(心脏保护研究)所确立 的血管病高危因素患者,不管其血清胆固醇水平如何,都 应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 制剂,HMG一COA ReduCta货lxlhitors)通过竞争性抑制 HMG一COA还原酶而抑制TC的合成,增加LDL一C受体的 表达,降低LDL。他汀类还可以降低胆固醇生物合成过程中 的中间衍生物一类异戊二烯水平,类异戊二烯是多种蛋白质 翻译后修饰的脂质连接分子,在细胞的生长、信号传递、有 丝分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从机制上看,他汀...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权威出处: 《继续医学教育》

复发性脑梗死的二级预防现况调查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根据2011年及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报道,脑血管病在我国人口死亡原因排名中占前3位,住院疾病排名的前10位。70%的脑血管病为缺血性脑卒中[1],导致其中2/3的患者不同程度的残疾或死亡。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率也高,预后更差,更易导致严重的残疾甚至死亡,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很大的困扰及生活负担。来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大量可靠证据已证实抗血栓为主的二级预防综合措施的效果[2]。东莞自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至今已二十余年,常平镇作为东莞地区的经济重镇,具有外来务工人员多,人口流动大的特点,外来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80%~90%。随着近年医疗改革的深入开展,一部分脑梗死的患者后遗症期的随访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完成。本研究通过回顾分析常平医院近年收治的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评估本地区复发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执行情况。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连续登记2009年7月-2012年6月东莞市常平...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

权威出处: 《当代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