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法术语。又称“助语词”或“助语辞”。(a)主要用于指称表示语气的虚词。如《孟子·...
[详细]
《汉语知识词典》
字数(109)
语法术语。又称“助语辞”或“助语词”。①主要用于指称表示语气的虚词。《诗经·周南·樛木》:“乐只君子,福履绥之。”朱熹《诗集传》注:“只,语助辞。”②清刘淇《助字辨略》分“助字”为30类,其中一类称为“助语”。《助字辨略·自序...
[详细]
《传统语言学辞典》
字数(239)
指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主要为语气词。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诗用助语,字贵妥帖,如杜少陵云:‘古人称逝矣...
[详细]
《实用汉语语法大辞典》
字数(135)
又作助语辞。参见“助语”。...
[详细]
《汉语知识词典》
字数(16)
见“助语”。...
[详细]
《汉语知识词典》
字数(9)
即《语助》,见“语助”(二)。...
[详细]
《古汉语知识辞典》
字数(18)
即“语助”。...
[详细]
《实用汉语语法大辞典》
字数(9)
一卷。元卢以纬撰。卢以纬字允武,元末东嘉(今浙江温州)人。生卒年月及生平事迹皆不可考。我国专释虚字的专著,以卢氏《助语辞》为最早。《助语辞》初称《语助》,收入《奚囊广要丛书》。后胡文焕《格致丛书》所收《语助》,题名为《新刻助语...
[详细]
《四库大辞典·上》
字数(1324)
虚词著作。原名《语助》。元卢以纬撰。卢以纬(生卒年不详),字允武。浙江温州人。在目前能见到的版本中,《助语辞》最早的序文作于泰定元年(1324),可见该书早在元代中叶已经问世。《助语辞》是我国研究虚字用法最早的专书,开创了汇解虚词的...
[详细]
《中国学术名著大词典·古代卷》
字数(2088)
训诂书名。原名《语助》。元卢以纬著。共收虚词百余个,阐释其意义,分析其用法,是中国研究虚字用法最早的专著。书中已经部分地提出了文言虚词的综合研究和运用、文言虚词的连用、文言虚词的修辞效果等问题。虽然简略,但这些问题是以后的《...
[详细]
《古代汉语知识辞典》
字数(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