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厨余垃圾具有高含水率、高有机质、高油盐含量、含有病原菌和营养元素丰富的特点,具有很高的资源化利用价值。家庭厨余垃圾处理的目标有两方面,即资源化和减量化,已有的处理技术主...[详细]
《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 2011-11-18
下载次数(1069) | 被引次数(10)
为了考察在不同有机负荷下厨余常温厌氧发酵产甲烷的特性,试验以厨余垃圾为原料,在常温(27℃)条件下,采用40L厌氧反应器进行连续式厌氧消化。结果表明,当有机负荷率控制在3.89~6.49 kg/(m~3·d)之间,池容产...[详细]
《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1-04-22
下载次数(146) | 被引次数(3)
厨余垃圾含糖量高、来源多、分布广、取材方便,是一种具有很大开发潜力的乙醇生产原料。本研究优化了厨余垃圾的液化糖化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对比了同步糖化发酵(S...[详细]
《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七章)》 2014-08-22
下载次数(153) | 被引次数(3)
本文对比了餐厨、厨余和果蔬垃圾在单底物、两底物、三底物厌氧消化过程中的产气性能和过程稳定性。结果表明,餐厨、厨余和果蔬垃圾混合比例为5:2:3时沼气和甲烷产量最高,分别为614....[详细]
《2020年全国有机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高峰论坛论文集》 2020-11-10
下载次数(202) | 被引次数(1)
论文利用厌氧发酵原理,以食物残渣为基质,通过开展厌氧发酵实验,重点考察了基质负荷对水解历程影响,以及混合条件与氢气生成特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厨余发生水解时,负荷对水解历程起决定作用,基质浓...[详细]
《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七章)》 2014-08-22
下载次数(54) | 被引次数(1)
本研究探讨了pH在厨余废物两相厌氧消化过程中对于水解和产酸的影响。实验详细考查了厨余废物在四个pH(pH=5,7,9,11)条件下的有机物的水解率和酸化过程中VFA的产量。实验的结果...[详细]
《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 2004-10-01
下载次数(102) | 被引次数(1)
随着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的逐步推行,作为生活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厨余垃圾的产生量也逐年增加,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处置显得尤为迫切。厨余垃圾含水率高的特点成为厨余垃圾处理的瓶颈问题之一。针对该问题,采用环境友好的水热处理技术对家庭厨余垃圾进行预处理,考察水...[详细]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2年科学技术年会——环境工程技术创新与应用分会场论文集(二)...
下载次数(99) | 被引次数(0)
城市厨余垃圾的分类、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是我国"十四五"期间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战略目标之一。由于我国城市居民厨余垃圾分类意识不强,资源化利用循环模式缺乏,导致其资源化利用程度很低。从城市居民厨余垃圾分类以及处理...[详细]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2年科学技术年会——环境工程技术创新与应用分会场论文集(二)...
下载次数(267) | 被引次数(0)
2020年5月1日,北京市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随着分类工作的开展,全市厨余垃圾分出率大大提高。对比了北京市实施垃圾分类政策前后厨余垃圾的物理组成及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目前北京市厨余垃圾分出率已达到9...[详细]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2年科学技术年会——环境工程技术创新与应用分会场论文集(三)...
下载次数(263) | 被引次数(0)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进行垃圾分类,实现变废为宝,是生态文明建设倡导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我国城市居民厨余垃圾分类意识不强,资源化利用循...[详细]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2年科学技术年会——环境工程技术创新与应用分会场论文集(三)...
下载次数(572) | 被引次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