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学问词条 学问文献 文化修养 相关学问

王绵之教授自幼酷爱书法,自学成才,自成一体,其字刚毅遒劲,苍劲挺拔,同时又透着南方人特有的灵秀和洒脱。王绵之教授还常作诗以抒志,如他在其八... [详细]

《国医大师传承研究精粹》 字数(185)

方老出生在老北京城内的一个医学世家,父亲方伯屏在20世纪40年代时曾是京城十大名医之一。方老的启蒙教育是处在辛亥革命成功新旧制度变迁的时代,私塾与新学并存。父亲十分重视对他的文化教育,两年中他在私塾学习了《三字经》、《论语》、... [详细]

《国医大师传承研究精粹》 字数(367)

朱老学识渊博,喜好中国古典文学,古文功底深厚。亦喜佛学,认为佛家慈悲为怀之理念,与中医治病救人相通。闲暇之... [详细]

《国医大师传承研究精粹》 字数(146)

任继学教授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对中医理论的研究、对临床病例的思考、对中医事业的关心上,每天除了看看新闻联播、读读报纸外,就是批阅中医典籍、出诊等。他觉得学习中医必须专心,心无旁骛,因此不敢有过多的娱乐,但读书是每天必有的... [详细]

《国医大师传承研究精粹》 字数(333)

蒙医学是将医学、哲学、历史、心理学、天文地理等知识融为一体的学科。纵观苏荣扎布一生,是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他并不局限于书本知识,在多年的行医历程中,与很多向他求医的文学艺术家交朋友。节假日闲暇时,苏荣扎布请... [详细]

《国医大师传承研究精粹》 字数(672)

李老不仅医术精湛,且酷爱古典文学、石印书法,他曾拜银州著名书法家陈秉初为师习字学文。因其天赋甚高,悟性极大,很快则... [详细]

《国医大师传承研究精粹》 字数(167)

所谓 “医为艺海第一门” ,祖国传统医学其实也内含了部分技艺的特质,并同归于东方文化 “道” 的厚重背景。自古名医如傅山、薛雪等,便也兼工诗画,与其医术有霞鹜齐飞之致。李济仁先生自幼习书,从柳体入手,兼参隶篆,旁通诗画,陶冶日久,渐... [详细]

《国医大师传承研究精粹》 字数(744)

除医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之外,拉弦、书法是李老的业余爱好。年轻时,受长兄影响,先生酷爱拉坠胡,常常是废寝忘食,曾多次将左手食指磨破而结为茧子。有一次,洛阳曲剧团来家乡洛宁县王范镇的陕西会馆演出,先生竟一连六天站在会馆舞台一角细细... [详细]

《国医大师传承研究精粹》 字数(870)

李辅仁先生出生、成长于20世纪20~30年代,早期接受了私塾浓厚的传统文化教育,熟读与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唐诗、宋词,乃至《诗经》、《论语》、《孟子》等等,《古文观止》中的某些名篇、名句至今仍能朗朗上口,记忆深... [详细]

《国医大师传承研究精粹》 字数(375)

何老喜欢金石书画,邀友品茶。及至近年,何老还多和西泠印社的朋友颇多唱和。何老的金石治印之道,外人所知不多,只有内中几个同道相知。何老曾谦虚地说怕拿出来贻笑大方。但是何老的朋友们都说,何老治印,颇有专业水准,有些方面更有独到之处... [详细]

《国医大师传承研究精粹》 字数(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