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学问词条 学问文献 用人之道 相关博士论文

榜样教育是一个关涉人成长和发展的窒要问思,是德育理论和实践要经常面对的攻要问题。苏粗姆林斯基说:“人只能用人来建材气“只有人格才能形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冲。鸽育的表现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榜样教育因榜样这一价值载体其实、生动、鲜活的特点,把抽象的道德形象化、人格化,以其直观、简捷、...[详细]

河北师范大学 博士论文 2010年 下载次数(9509) | 被引次数(231)

清朝在借鉴明代文官选任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满洲本民族的特点和选任实践,制定了非常完善的文官选任制度。通过研究该制度,不仅可以把握清朝在对待旗汉不同民族选任政策上的异同,而且可以解析清政府用人政策的运行程序、用人权力的分配结构,进而窥探其与清朝盛衰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于今天制定民族政...[详细]

南开大学 博士论文 2010年 下载次数(8468) | 被引次数(84)

本论文旨在消除人才流动的社会保险制度壁垒,推进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形成,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论文从统筹层次的角度研究社会保险制度,指出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既从理论方面又从实证方面探讨其改革的目标模式,并试图探索其改革路径与加速改革的具体策略。论文还从统筹建设城...[详细]

中共中央党校 博士论文 2007年 下载次数(5049) | 被引次数(53)

学术界对陈云党建思想的研究至今已有30年。在这30年中陈云党建思想研究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走过了从侧重微观研究到侧重宏观研究的过程,亦即从侧重陈云某一方面党建思想研究到侧重陈云党建思想整体研究的过程。在陈云党建思想的系统研究方面,从1992年刘开寿发表第一本试图建构陈云党建思想完...[详细]

中共中央党校 博士论文 2011年 下载次数(3511) | 被引次数(50)

《汉唐之际帝王、士大夫家训研究》对汉唐之际的帝王、士大夫家训进行全面、系统的文献考查、内容研究与形式分析。本文分三部分:一、汉代帝王、士大夫家训研究:帝王家训如刘邦《手敕太子》等内容简单,没有超越周公家训的广度和深度。士大夫家训内容以修身问题为中心,内容较为单一;思想观念受到儒家...[详细]

南京师范大学 博士论文 2004年 下载次数(2886) | 被引次数(48)

倪瓒是元代一位杰出的画家及绘画理论家,其作品及绘画美学思想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并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他的绘画美学思想既是对前代绘画理论的学习和总结,又受时代思潮的影响,更是其人生经历、思想及对绘画独特体认的结晶。艺术是时代的产物,研究艺术家不能脱离其时代、生平及整个艺术史。倪瓒...[详细]

武汉大学 博士论文 2010年 下载次数(3907) | 被引次数(32)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一)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庞大,增长迅速,流动增强从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的数量逐年增加,1990年流动人口上升到2135万人,2000年约有1.2亿人;2005年末达到14735万人,目前则接近2亿人。流动人口在数量持续增长的同时,其流动...[详细]

复旦大学 博士论文 2009年 下载次数(5218) | 被引次数(31)

针对土地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如何保证土地资源的农业生产能力,实现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土地科学的研究重点。土地质量评价则是了解农业生态系统状态,监测农业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保障可持续土地利用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土地质量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国内普遍采用的指标体系...[详细]

西南大学 博士论文 2009年 下载次数(2066) | 被引次数(30)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科举制...[详细]

湖南师范大学 博士论文 2007年 下载次数(3966) | 被引次数(29)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变动时代,寻求政治秩序重建是诸子立说的基本用意。如何重建政治秩序?解决治道的根本在哪里?先秦诸子几乎一致认为君主在国家治乱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把对重建政治秩序的思考重心放在为君之道的论说上,这是先秦诸子普遍讲“君道”根本原因。君道是君主所应遵循的基本原...[详细]

西北大学 博士论文 2014年 下载次数(4697) | 被引次数(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