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姚文龙,男,1957年10月生。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师从盛灿若教授),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器材专业委员会委员,“江...
[详细]
《针灸临证集验·神经精神病症专辑》
字数(1665)
魏男 七月十五日湿痞已久,肝脾并困,或谓生瘤,剖视而不能治,徒伤气血,正损而病愈重。腹胀如鼓,坚实拒按,大便频,小溲赤浊,饮纳均减,脉弦滑而实。姑予内消,兼顾气血以安之。生槟榔五分 炒黑丑五分 生牡蛎四钱 (包先煎) 炒白丑五分 生橘核四...
[详细]
《孔伯华》
字数(2961)
李男 八月初四日脾不行水,渐入经络,发为肿胀,泻后伤及肝阴,肿渐下行,按脉弦滑,左关较盛,拟从肝脾膀胱治之。青蒿梗三钱 云苓皮四钱 旋覆花一钱半 (布包) 代赭石一钱半 防己二钱 生鳖甲五钱 (先煎) 炒秫米四钱 炒橘核五钱 细辛五分 大腹皮...
[详细]
《孔伯华》
字数(1850)
赵男 六月二十日脾湿肝热,吐红太多,阴分为之大伤,肺家之气亦弱。纳物极少,津液不复,小便短赤,吐红盈口,六脉短滑而数,舌苔中微见黄糙,亟宜清育养阴,兼维后天。川黄柏三钱 肥玉竹三钱 磁朱丸四钱 (包先煎) 血余炭三钱 知母三钱 生珍珠母一...
[详细]
《孔伯华》
字数(7172)
黄妇 六月二十四日湿邪入络,发为痛痹。热遏湿乘,经来前期,脉象弦滑而数大,右寸两关并盛,亟宜清通凉化,柔肝达络。生石膏五钱 麻黄三厘 忍冬藤一两 知母三钱 桑寄生一两 旋覆花三钱 (布包) 龙胆草二钱 代赭石三钱 川黄柏三钱 威灵仙三钱 小...
[详细]
《孔伯华》
字数(9228)
(1)温经汤加减:党参15克,当归25克,川芍、炒白芍各10克,官桂心、炮姜、艾叶炭各6克,丹皮10克,香附15克。3剂,水煎服,日1剂。温经散寒,活血调经。适用于寒客冲任之月经后期。症见月经错后,经血量多有块,小腹冷痛,喜热畏寒,面...
[详细]
《著名中医临床家惯用方精选(3)》
字数(3019)
痹因于风寒湿三气杂至之论,始于《内经》;热痹之说,起于仲景。由是风、寒、湿、热皆可为痹矣。古方多以寒湿论治,且多杂用风药。吾辈从师学习,寒湿固有,而热湿尤多。寒热未分,虚实不辨,药用之误,其害非浅,所成坏病废残者,屡见不鲜。误认热...
[详细]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痹证卷·上卷》
字数(4083)
虚性眩晕伍用活血化瘀虚性眩晕在老年人中较为多见,因机体老化,脏腑功能衰减,肝肾亏损,气血虚衰,以致阴精奉上者减少,髓海不充,元神不足,发为眩晕。也可因阳气精华衰落,运血乏力,气血流通不畅,脑失所养,而发是证。单纯补法于理不悖,但其效...
[详细]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头痛眩晕卷》
字数(2380)
【概述】膝关节积液见于多种关节炎中,是由风湿、类风湿、外伤或骨质增生等疾病引起的关节滑膜炎症产生的病理产物。膝关节积液属中医“着痹”范畴。一般认为系肝肾亏虚、寒邪凝聚所致。【取穴】液点(经验穴,屈膝取穴,髌底外侧端上1寸,即梁...
[详细]
《火针疗法》
字数(1215)
脏腑病证,是指脏腑在发生病理变化时反映于临床的症状和体征。由于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有所不同,故表现的病证也多种多样。根据各个脏腑不同的生理病理辨析病证,这就是脏腑辨证。临床的辨证方法虽然很多,且各有特点,但要辨明病证...
[详细]
《中医内科学》
字数(29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