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作为诗歌,自然具有中国古典诗歌的特征,但实际上,禅僧在示法时不一定完全遵守古典诗歌的形式规则,而是即兴吟咏出偈语,就会形成很多韵白交替的体裁样式。故很多禅诗里会频繁有人称代词...[详细]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2年09期 下载次数(121) | 被引次数(0)

永觉元贤对太极、变易、人性、格物、中和及儒佛关系等儒学问题给出了佛学的解释。他以佛教的无生观念规定太极的属性。他认为儒家的变易思想不如佛教的轮回之说更为究竟。他对孟...[详细]

《闽台文化研究》2020年01期 下载次数(43) | 被引次数(0)

汉语中有些本表指示的词,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曾...[详细]

《语文学刊》2010年05期 下载次数(73) | 被引次数(1)

诸佛诸祖皆说二种清净,二种解脱。一者,了其本无,得自性清净,自性解脱;二者,净其妄染,得离垢清净,离垢解脱。马祖道...[详细]

《中华文化论坛》2018年04期 下载次数(248) | 被引次数(1)

作为南岳一派的嫡传,百丈非常重视心性思想,他云:"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详细]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01期 下载次数(294) | 被引次数(5)

窗外是如注的瓢泼大雨,三菱吉普的雨刷在不停地左右摆动着,我们一行四人乘车艰难地在山间公路上驰行。车过奉新...[详细]

《寻根》2005年01期 下载次数(130) | 被引次数(0)

七、评所谓世亲护法的唯识论多从数论胜论脱胎而出《新唯识论》第六十六页至六十七页云:“大乘以一心而分为八(自注云:此心本是浑一之全体,故曰一心,而大乘乃分之为八),每一识又非单纯...[详细]

《法音》1982年02期 下载次数(122) | 被引次数(1)

净土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客观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净土法门与诗文创作相互融合而成的结晶。净土诗文因净土法门而生,净土法门随净土诗文而盛。北宋是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高峰时期,净土法门又兴盛于当时,故净土法门与文化二者之间必然会发生碰撞,产生广泛而深刻的联系。此等碰撞与联系的纽带即...[详细]

陕西师范大学 博士论文 2020年 下载次数(417) | 被引次数(0)

禅宗诗歌是唐代诗歌重要且独特的组成部分,既有禅的内涵,又有诗的特点。唐代禅诗是笔丰厚的文化宝藏,受到历代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涌现了数量众多的专著和论文成果。但以往的唐代禅诗研究往往聚焦于唐代文人禅诗研究,较多地关注名人名篇的个案研究。或着眼于禅宗与诗歌的关系方面,而较少关注禅宗诗...[详细]

陕西师范大学 博士论文 2017年 下载次数(1893) | 被引次数(5)

清初北京禅学的弘扬与发展,性聪憨朴是关键性人物。由于性聪憨朴北上京城弘法,受顺治帝的信任与青睐,创建了清初北京禅学传...[详细]

《佛学研究》2016年00期 下载次数(71) | 被引次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