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原著同为意大利名作《Cuore》的2个译本——包天笑译《馨儿就学记》和夏丏尊译《爱的教育》为研究对象,将其与各自的日译本底本进行比较,然后基于多元系统理论和操纵学派理论,多方面地研究了这两部作品。另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这两部作品在文坛及社会上产生的影响力。本文由以下...[详细]
杭州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2017年
下载次数(104) | 被引次数(1)
民国初年的新学堂每到学生毕业时都要给学生发奖品,很多学校发送的奖品是包天笑的教育小说《馨儿就学记》。《馨儿就学记》与《埋石弃石记》、《苦儿流浪记》被合称为包天笑教育小说"三记"。既作为奖品,《馨儿就学记...[详细]
《东方翻译》2011年03期
下载次数(120) | 被引次数(0)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爱的教育》在我国广为流传。除了流传甚广的夏丏尊先生的经典版本除外,出现了诸多的翻译、改编和缩写版本,使得这本亚米契斯的经典之作以各种...[详细]
《山海经》2016年01期
下载次数(43) | 被引次数(0)
本文从包天笑的《馨儿就学记》的分析探寻包天笑的翻译,然后从包天笑的...[详细]
《兰台世界》2015年19期
下载次数(263) | 被引次数(1)
1905年包天笑首译意大利小说Cuore中的《儿童修身之情感》,中经胡适译《国殇》及夏丏尊译《爱的教育》,该书汉译迄今已逾百年,且大致可分为1905-1949、1950-1979及其后三个时期。第一阶段为Cuore汉译第一盛期:出现了十三...[详细]
《中国翻译》2015年03期
下载次数(882) | 被引次数(3)
《上海春秋》写风潮包天笑向来被目为鸳鸯蝴蝶派的领军人物,通俗文学之王。他一生著译很多,有100多种。著有《上海春秋》、《海上蜃楼》、《包天笑小说集》等,译有《空...[详细]
《档案春秋》2014年01期
下载次数(44) | 被引次数(1)
清纪末年,包天笑(1878—1973)几乎是中国最早从事翻译活动的先行者之一。1901至1909年,包天笑的译作有二十七部之多,主要刊载于《时报》、《小说林》、《月月小说》、《小说时报...[详细]
《新文学史料》2012年03期
下载次数(342) | 被引次数(5)
本文以包天笑首次据日文将亚米契斯的小说Cuore转译为《馨儿就学记》畅销为例,说明从经济角度看:晚清稿费制度...[详细]
《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05期
下载次数(218) | 被引次数(4)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亚米契斯创作的一部日记体小说,作品原名《考莱》(Cuore),出版于1886年。中译文有几个版本,第...[详细]
《新教师》2021年03期
下载次数(151) | 被引次数(0)
作为“通俗文学之王”,包天笑既是名小说家,创作诸如《上海春秋》、《馨儿就学记》等名小说达千万言,他还是一位名报人,编辑过《时报》、《晶报》、《小说时报》、《妇女时报》、《星期》等报刊杂志达17种。学界研究多关注作为小说家的包天笑及其小说创作,而忽视了作为报人的包天笑及其时评杂感创...[详细]
扬州大学 硕士论文 2019年
下载次数(121) | 被引次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