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敦煌市东南,莫高窟以东。西起大泉沟,东至东水沟,南北界戈壁。山体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5公里。《括地志》云:“山在沙州东南三十里,...
[详细]
《甘肃大辞典》
字数(181)
三危山为敦煌第一圣境,在地方志中被列为敦煌八景之首,曰:“危峰东峙”。三危山东西绵延数十公里,主峰隔大泉河与鸣沙山相望,其“三峰耸立,如危欲坠,故云三危”。三危山隔大泉河与莫高窟毗邻,莫高窟则因三危山之佛光而建。三危佛光是开凿莫...
[详细]
《中华旅游通典·上》
字数(605)
《书·舜典》:“窜三苗于三危”;《禹贡》:“三危既宅,三苗丕叙”,“导黑水,至于三危,入南海”。郑玄、刘昭及《河图》、《地记》、《晋书·地道记...
[详细]
《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
字数(183)
俗称“升雨山”。在甘肃敦煌县东南。因有三峰,耸峙欲坠,故名。岩石呈赭红色,与*莫高窟石窟...
[详细]
《民族词典》
字数(113)
山名。《史记正义》引《括地志》曰:“三危山有(三)峰,故...
[详细]
《新疆历史词典》
字数(72)
又名卑羽山,或作升雨山。今俗呼火焰山。山名。西起莫高窟前宕泉水(大泉河)东岸,向东延绵六十里。西有鸣沙山,东有无穷山。主峰在沙州城东南四十里,莫高窟东北十里。海拔1778米。自莫高窟望之,三峰危峙,故名三危。P.2691,S.788、5448及《隋...
[详细]
《敦煌学大辞典》
字数(305)
即今甘肃敦煌市东南三危山。...
[详细]
《资治通鉴大辞典·上编》
字数(16)
敦煌山名。《隋书·地理志》、《通典》、《新唐书·地理志》均载,敦煌县有三危山。《元和郡县图志》曰:“三危山,在(敦煌)县南三十里。山有三峰,故曰三危。”杜预注《书·舜...
[详细]
《丝绸之路文化大辞典》
字数(213)
在甘肃省敦煌东南,俗称升雨山,属祁连山脉。三峰耸峙,其势欲坠,故名。相传,三危山,原叫牛脊梁山,清早挂太阳,晚上挂月亮,照得满山通亮。一天,天狗跑...
[详细]
《中国地名由来词典》
字数(194)
敦煌名山,位于莫高窟对面,因 “山有三峰,形危如堕” 而名。是由前震旦系敦煌群变质岩系组成,呈北东东和东西方向展布,出露面积数百平方公里,厚度大于3700m...
[详细]
《敦煌石窟知识辞典》
字数(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