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名。介于东汉与西晋之间。其时魏、蜀、吴三国鼎立。...
[详细]
《大学历史词典》
字数(72)
魏、蜀、吴三国并立的时期(魏,公元220—265...
[详细]
《当代汉语词典》
字数(66)
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时代。公元220年,魏王曹丕代汉称帝,国号 “魏”,史称 “曹魏”,定都洛阳; 翌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 “汉”,史称 “蜀汉”; 229年,吴王孙权在建业 (今江苏南京) 称帝,史称“孙吴” 或 “东吴”。从公元220年曹丕称帝起,...
[详细]
《国学基本知识现代诠释词典》
字数(392)
时代名。自黄初元年(220)魏文帝曹丕代汉至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司马炎灭吴的六十一年间,魏、...
[详细]
《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
字数(119)
东汉王朝灭亡后, 出现的魏、蜀、吴三个政权分裂割据的时代,亦指魏、蜀、吴三国。东汉末年的地方割据势力,经过近20年的混战兼并, 在赤壁之战后, 最终形成了曹操、孙权和刘备鼎足三分的局面。延康元年 (220), 曹操死后, 子曹丕称帝,国号魏...
[详细]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历史卷》
字数(1254)
时代名。220~265年, 继东汉后出现的魏、蜀 (蜀汉)、吴三国鼎立的历史时期。220年, 曹丕代汉称帝, 建国号魏, 都洛阳, 又称曹魏。其疆域大至为江淮以北, 东至今辽宁, 西及今甘肃。魏国的统治基础由曹操奠定, 至明帝曹叡时全盛。实行唯才是...
[详细]
《中国成人教育百科全书·社会·历史》
字数(602)
时代名。是介于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阶段。时有魏、蜀、吴三国鼎立。魏国,为曹操子曹丕于220年所建,都洛阳。其疆域南至淮河流域、秦岭,西抵新疆、河西地区,东达朝鲜半岛的东北部,在三国中幅员最为辽阔,国力最强。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
[详细]
《中国小学教学百科全书·历史卷》
字数(811)
东汉以后,魏、蜀、吴鼎立为三国。...
[详细]
《资治通鉴大辞典·上编》
字数(18)
指南诏、大食、天竺,分...
[详细]
《资治通鉴大辞典·上编》
字数(31)
长篇传统评话书目。根据罗贯中 《三国演义》敷衍而成。经过历代艺人加工,评话《三国》由最初的12回书发展为60回书。这是一段故事集中,矛盾尖锐,悬念强烈的关子书。故事从小说第三十九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博望坡军师初用兵”的下半回开...
[详细]
《毛泽东文艺思想大辞典》
字数(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