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学问词条 学问文献 下二叠统 相关学问

(一) 开阔台地相沉积组合1. 宜山马脑山—乌龟岭马平组剖面(统一编号55a,下同)(据《中国石炭—二叠系界线》,丁蕴杰、夏国英等,1992,部分化石简略)剖面位于广西宜州城北,宜州中学后山坡(公路西侧)马脑山,向北经乌龟嘴至乌龟岭(图2-2)。图2... [详细]

《广西二叠系》 字数(30973)

(一) 马平组(C2P1m)马平组广泛分布于台地区。为灰、浅灰色夹深灰色厚层—块状夹中层状生物屑灰岩、砂屑灰岩、藻屑灰岩、核形石灰岩、泥晶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的组合。发育平行层理、正粒序层理及缝合线构造。产丰富的、有孔虫、珊瑚... [详细]

《广西二叠系》 字数(6542)

台缘斜坡-盆地区:菊石及牙形刺相对较发育。紫松阶:南丹地区,自下而上包括3个菊石组合带:①Metapronorites derormatue组合带;②Svetlanoceras-Properrinites-Aristoceras-Boesites组合带,包含Svetlanoceras strigosum,Properrinites plum... [详细]

《广西二叠系》 字数(1106)

以天然气、烃源岩及储层沥青的地球化学特征为主要依据,通过天然气-天然气、储层沥青-烃源岩、天然气-烃源岩3个方面对比,深入探讨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下二叠统天然气来源。研究表明,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下二叠统天然气主要来源于筇竹寺组泥岩。其5...[详细]

《断块油气田》2020年03期 下载次数(188) | 被引次数(18)

为了厘清制约川西南部地区下二叠统的油气来源问题,基于该地区下二叠统储层沥青、天然气成因鉴定和沥青、天然气与相关源岩三者对比,结合地质条件分析,研究其油气主要来源。沥青、天然气成因鉴定表明,川西南部地区储层沥青为原油裂解后的残渣,...[详细]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05期 下载次数(187) | 被引次数(4)

碳酸盐的成岩作用与成岩环境一直是沉积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而与白云化作用和白云岩成因有关的研究更是一个长期令无数地质学家为之着迷和经久不衰的课题。对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地区下二叠统白云岩的研究在30年前就已经开始,近些年的勘探成果表明四川盆地西部地区白云岩储层具有良好...[详细]

成都理工大学 博士论文 2013年 下载次数(1414) | 被引次数(11)

近年来,川西北部地区双鱼石构造下二叠统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其典型特点是烃源岩热演化程度高,储层埋藏深,构造复杂,且断裂较发育。本文以双鱼石构造下二叠统栖霞组为研究对象,以石油地质学、储层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油气地球化学和现代油气地质成藏理论等多学科理论为指导,采用室内与室外、井...[详细]

西南石油大学 硕士论文 2020年 下载次数(2) | 被引次数(0)

大兴场构造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近年来DS001-X1、DS001-X3、DS001-X4相继在下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钻获高产工业气流,展现出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本文以大兴场构造下二叠统储层为研究对象,基于大量野外露头、物探及钻、录井资料,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地层的...[详细]

西南石油大学 硕士论文 2018年 下载次数(130) | 被引次数(0)

本文综合运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区域资料及录井、测井、岩心、薄片资料的综合分析,对川中南部地区下二叠统的地层和沉积相的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过研究表明:川中南部地区下二叠统分为7个三级层序和2个二级层序,并建立了岩石地层与层序地层的对应关系。其中梁山组为...[详细]

西南石油大学 硕士论文 2012年 下载次数(459) | 被引次数(8)

近年来,在四川盆地环"开江—梁平海槽"两侧礁、滩进行的油气勘探不断获得突破,发现了一批大型气藏,地震相与沉积相综合解释技术对上二叠统生物礁和下三叠统鲕滩的勘探突破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针对下二叠统的滩相勘探一直没有新的突破。之前,对川西九龙山地区下二叠统栖霞组和茅口组的高能滩预测主要...[详细]

《天然气工业》2011年06期 下载次数(294) | 被引次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