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学问词条 学问文献 东吴运动 相关学问

东吴运动是华南地区二叠纪影响较大的一次地壳运动 ,然而对其涵义、起始时间、构造界面位置、影响范围和运动属性等方面一直存在争议 .通过对上扬子茅口组对比、不整合面特征和岩浆活动等方面的研究 ,结合对华南地区二叠纪的地层、沉积及岩相古地理等综合分析 ,对东吴运动的...[详细]

《地球科学》2005年01期 下载次数(1376) | 被引次数(165)

东吴运动是二叠纪的一次重要地壳运动,但对其位置、性质、发生时间历来都有不同的意见,而对于龙门山地区,更是很少有人专题涉及。近来,笔者等人对龙门山地区二叠系进行了实地考察,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对该区地层缺失、不整合接触关系、沉积响应及火山岩分布等特征的分析,论...[详细]

《地质学报》2007年11期 下载次数(478) | 被引次数(33)

本文根据地层缺失、接触关系及火山活动等特征,将华南地区的东吴运动划分为4幕:(1)第一幕,波及江南古陆与秦淮古陆之间,发生于早二叠世隆林期末,以缺失隆林期的沉积为特征,属升降运动;(2)第二幕,波及四川、贵州和云南,发生于...[详细]

《现代地质》1991年04期 下载次数(448) | 被引次数(66)

东吴运动是中国南方发生于早、晚二叠世之间的地壳运动。在中国南方,东吴运动大致以康滇南北向构造带为界,其东以挤压汇聚作用为主,其西以张裂作用为主。根据东吴运动在各地表...[详细]

《国土资源导刊》2006年S1期 下载次数(444) | 被引次数(21)

湘鄂西及邻区二叠系茅口组与上覆地层的接触关系,前人做过比较详细的分析(李志宏等,2001...[详细]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1-10-21 下载次数(106) | 被引次数(1)

湘鄂西及邻区二叠系茅口组顶部广泛发育了岩溶角砾岩,并形成了一个分布范围广阔的不整合面,该不整合面...[详细]

《地层学杂志》2011年03期 下载次数(691) | 被引次数(28)

地质事件(Geological events)是地球上短期内突发的非生物变化或事变,岩浆活动可导致地史中的热事件。本文首次采用多项有机地球化学的分析测试技术,通过对下扬子盆地黄桥地区一口石油探井的系统研究,借助于烃源岩的光学...[详细]

《地质学报》1998年04期 下载次数(257) | 被引次数(17)

自李四光同志创建东吴运动一名以来,大多数学者均接受作为上、下二迭统的分界。但由于对地层的划分认识不一致,对东吴运...[详细]

《焦作矿业学院学报》1983年Z1期 下载次数(68) | 被引次数(2)

作者根据近年获得的大量新资料,用沉积建造史与地裂运动发展史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论证了华南地体区内“东吴运动”之...[详细]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7年04期 下载次数(146) | 被引次数(29)

1931年,李四光教授创“东吴革命”一词,用以代表宁镇山区龙潭组与栖霞组之间的不整合,並认为它是一幕显著...[详细]

《煤田地质与勘探》1983年03期 下载次数(236) | 被引次数(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