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是指具有社会性的从事着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个人或社会集团。少年儿童是教育认识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要实现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就必需发展少年儿童的主体性。主体性是主体的本质属性,是主体在同客体相互作用...
[详细]
《中国女性百科全书·文化教育卷》
字数(442)
大学校长作为现代大学最重要的办学治校主体,作为现代大学制度变迁与大学发展的重要微观主体,作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最重要又是最稀缺的人力资本,对其职业发展的最理想发展状态是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发展。其主体性发展状况,不仅能促使自身的职业发展走向卓越,而且影响着大学职能的发展和实现,进而更...[详细]
南京大学 博士论文 2013年
下载次数(4113) | 被引次数(15)
2021年9月《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进一步落实儿童优先原则,全面提高儿童综合素质,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是有独立自主性、积极能动性和创造超越性的新人。同时,《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幼儿园应当将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详细]
内蒙古民族大学 硕士论文 2022年
下载次数(118) | 被引次数(0)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主体性教育思潮成为我国教育领域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教育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从主体性的角度研究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从主体性教育的角度重新审视师生之间的关系,从主体性的角度研究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及从这样的角度来研究大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等,这些研究丰富了...[详细]
山西大学 硕士论文 2013年
下载次数(634) | 被引次数(7)
主体性教育理论的提出给沉闷的教育界带来了活力。她强调人是学习的主体,活动的主体,生活的主体,一改教师主宰教育,学生被动受教育的局面。从主体性教育理论的研究到教育理论的实验,又使主体性教育向前跨了一大步。主体性教育实验从小学开始,始于90年代初,终于90年代末。但初中和高中都还未真...[详细]
华中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2003年
下载次数(404) | 被引次数(9)
利益是人类活动的动因,教学是利益存在的活动,只有正视教学利益的存在,促进教学活动主体合理教学利益的生成和实现,才能实现教学活动中人的主体性发展,体现教学活动真正的价值。于是,什么是教学利益、教学利益与教学价值和教学效率是怎样的关系、如何通过教学利益的生成和实现来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详细]
西南大学 博士论文 2012年
下载次数(1032) | 被引次数(10)
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与人类主体意识的觉醒和进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主体意识的每一次觉醒和进化都反过来推动社会的发展,促进人类的进步,因而,学生的主体性发展问题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教育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与当代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现实问题。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的主...[详细]
华中科技大学 博士论文 2007年
下载次数(3207) | 被引次数(52)
幼儿主体性的发展,在整个幼儿教育阶段处于重要地位,是幼儿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是幼儿进行自主建构和认知发展的关键性体现,幼儿教育要以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为基本内容。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是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的重点,同时也是一大难点。因此,幼儿主体性得到良好发展显得既重要,又困难重重,研究...[详细]
辽宁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2019年
下载次数(552) | 被引次数(2)
新时期,我国工人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工人阶级充分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工人如何不断提高自身的主体素质和主体能力,更好地保持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和革命性...[详细]
山西大学 硕士论文 2011年
下载次数(137) | 被引次数(1)
主体性教育问题是当前理论界的热点问题,主体性教育的基点着眼于人,是对人的主体性发展的真正重视。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但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真正回归于对人的研究,却也经历了质疑、批判到建构的过程。从对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现象的批评到对思想政治教...[详细]
西南大学 硕士论文 2008年
下载次数(1888) | 被引次数(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