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 是中华民族一种特有的艺术, 它的影响之深广, 可以和其它艺术并驾齐驱。 书法艺术是人们现代精神生活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审美活动。 它影响波及到世界许多国家, 并深受人们的欢迎与热爱。书法艺术家, 要同汉字起...
[详细]
《文艺美学辞典》
字数(1253)
关于文字书写的艺术,在我国通常指汉字书写艺术,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大致分来,殷商时代是书法艺术的原始阶段,人们还没有明确意识到文字书写是艺术创作的题材;春秋末期至秦汉,是书法艺术的创建阶段,人们开始...
[详细]
《简明艺术辞典》
字数(505)
calligraphy,graphic art...
[详细]
《汉英社会科学大词典》
字数(27)
指以书法艺术为内容和实施手段,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以促进人的心灵净化和个性完美的社会实践活动。书法是我国的传统艺术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依附于一定的文字内容,使用毛笔和纸、墨、砚,通过对汉字的书写...
[详细]
《美学与美育词典》
字数(1889)
草书始于东汉,自汉至唐是草书的极盛时期。是隶书快速急就的写法,世称章草,笔画不相连缀。东汉张芝变章草为今草;后汉张旭、怀素等,又将各字的笔画增减、钩连,和原字相差很远,发展成为狂草。草书主要有章草、今草、狂草3种。(1)章草,始于东...
[详细]
《黄河文化百科全书》
字数(638)
金文是铸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总称。多见于钟鼎等铜器上,故又称 “钟鼎文” 。两周的金文,风格丰富多样,或凝重,或恣放,或质朴随意,或雄奇严正,以后日渐趋向纯正。金文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在构形上与甲骨文相近,只是因为书写材料的不同,金...
[详细]
《黄河文化百科全书》
字数(511)
楷书,具有楷法、楷模之意,与行草相对而言。楷字端正工整,过去又称“真书”或“正书”。除此而外,还有把楷书称作“新隶”的,在当时是一种时尚,如羊欣在《采古来能书人名》中杂述王治、王珉能“隶行”,王羲之“善草隶”,王献之善“隶藁”。...
[详细]
《黄河文化百科全书》
字数(992)
隶书是汉代通行的汉字书写正体。它的兴起可以追溯至秦,甚至更远的战国时代。湖北睡虎地战国秦简,其文字书写虽属篆系,而笔势已带有很浓的隶意,并有明显的波磔,可见隶书至秦时已广泛流传。因为他属于俗书,不能登“大雅之堂” ,只好在徒隶中...
[详细]
《黄河文化百科全书》
字数(920)
魏碑是南北朝碑版的泛称,是由隶变楷的过渡字体。河南洛阳是魏碑的故乡。《龙门二十品》选自北魏时期的造像记,是中国古代碑刻艺术的珍品,代表了楷书的一大流派。龙门石窟存有造像记和碑碣3600块,其中北魏造像记2000块。魏碑的主要代表作:...
[详细]
《黄河文化百科全书》
字数(484)
小篆是秦统一后的官方文字。小篆与大篆相对称,又曰秦篆,由大篆演变而来。把殷周以来的大篆整理成为小篆,这是对几千年来文字发展的一个总结。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到各地游览,立石刻铭,歌功颂德。传世的 《泰山刻石》 、《琅邪台刻石》 、...
[详细]
《黄河文化百科全书》
字数(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