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陕西2002~2003年飞机人工增雨机载PMS粒子测量系统对陕北和关中地区春秋季层状云探测所取得的9架次微物理资料,统计分析了层状云微观物理量的分布特征。用回归分析得出不同区域、不同季节云粒子浓度与接近探测时间的探空...[详细]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分会场论文集》 2010-10-21
下载次数(44) | 被引次数(0)
该文综合分析了 4次层状冷云人工增雨过程的雷达回波、粒子测量系统 (PMS)探测资料 ,以及GPS定位资料 ,提出应以PMS的FSSP 1 0 0探头探测的云中粒子浓度以及 2D C探...[详细]
《应用气象学报》2001年S1期
下载次数(321) | 被引次数(101)
利用DMT探测平台对2009年3月11日山西云降水观测外场试验区的一次云降水过程实施了综合探测,综合分析了此次云降水过程的宏微观物理特征。计算了云中过冷水含量距0℃层高度(1500m)的垂直分布:云中过冷水含量最大值出现在0℃层高度以上400 m处,其最大值为0.416 g·m~...[详细]
《气象》2011年10期
下载次数(285) | 被引次数(25)
为了使FY-2C/D卫星资料反演云系微物理特征参数更好地应用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利用2010年8月17—19日山西夏季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的雷达、卫星、机载云物理探测平台的综合探测资料,对云系演变特征、人工增雨的可播性以及催化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系维持时间达35 h,17日...[详细]
《中国农学通报》2017年03期
下载次数(166) | 被引次数(6)
利用DMT探测平台对2009年3月11日山西云降水观测外场试验区的一次云降水过程实施了综合探测,综合分析了此次云降水过程的宏微观物理特征。计算了云中过冷水含量距层高度的垂直分布:云中过冷水含量最大值出现在距0℃层高度以上400m处,其最大值分别为0.416g/m3;之后随着距0℃...[详细]
《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4人工影响天气与大气水资源开发利用》 20...
下载次数(30) | 被引次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