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林地、森林迹地以及低价值林分...
[详细]
《中国百科大辞典》
字数(44)
系采用人工(包括手工操作和机械作业)方法进行挖坑定植苗木或直播(穴播或撒播)的造林。在统计...
[详细]
《简明林业辞典》
字数(130)
根据林木生态适应性与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种植的方法以增加森林面积的造林活动。主要种植方法主要有: 1.播种法,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 2.植苗法,用根系完整的...
[详细]
《生态文明建设大辞典·第二册》
字数(260)
1990年后,坚持人工植树造林,重点在铁路、公路沿线及江河两岸、海拔1300米以下地段,发展经济林和水土保持防护林。高山深山地区定点封育,强化管护,促进自然更新成林。至2000年,开展以“灭荒”为主的造林工作,配合“长治工程”,营造水保林;...
[详细]
《凤县志》
字数(351)
artificial afforestation...
[详细]
《汉英社会科学大词典》
字数(29)
人工造林法是通过人工栽培措施营造森林。即依靠人工提供造林树种的种子、苗木等来营造森林的方法。在宜林的荒山荒地及其他无林地上进行人工造林,事前必须进行调查研究,规划设计。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分为植苗造林,直播造林,分殖造林三大...
[详细]
《科学技术方法大辞典》
字数(494)
渭滨区人工造林包括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草)、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及“四旁”植树等。荒山造林 1991年,荒山荒坡荒沟荒滩(简称四荒地)造林0.24万亩,其中:用材林0.20万亩,经济林及防护林0.07万亩。1995年四荒地造林0.45万亩,其中:...
[详细]
《宝鸡市渭滨区志》
字数(1293)
1990~2010年,全县累计人工造林面积3...
[详细]
《岐山县志》
字数(70)
西固区天然林,主要为次生林,保存面积18150亩。人工造林经二期...
[详细]
《西固区志》
字数(102)
人工造林是指利用人力建造的树林,区别于天然生长的树林。中国是个少林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植树造林工作,从中央领导到普通群众,都参加义务植树劳动。现在,中国人工造林成活保存面积有4亿多亩。秦岭——淮河以南,云贵高...
[详细]
《中国近现代史及国情教育辞典》
字数(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