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开始。自1979年到1984年止为第一阶段,以有计划地调整价格为主,包括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肉类、蔬菜等8种主要副食品销售价格,全面调整纺织品价格,提...
[详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大辞典》
字数(209)
是指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使我国传统的行政定价体制向市场定价体制过渡的过程。过去由于对价值规律缺乏正确的认识,以及历史遗留的许多不合理的因素,使我国的价格体制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现象,突出地表现为:不同商品之间的...
[详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名词术语辞典》
字数(56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物价历来比较平稳(除去1949~1950年间的几次波动),60年代后期物价几乎冻结了,人民的低收入、低消费水平正好与之合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当时提出经济运行机制的目标模式是“计划经济...
[详细]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料手册》
字数(2859)
对现行的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及其管理办法的革新。我国价格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少价格既不反映商品价值,也不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其中特别突出的是,农副产品购销价格倒挂越来越严重;工农产品之间的比价和工农产品内部的比价不合理; 同...
[详细]
《现代农村经济辞典》
字数(435)
建国以来,我国的价格体制改革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解放初期到1978年,这是以国家定价和管理价格为主的阶段。在解放初期,国家的价格政策是以宏观调控为主,对企业具体产品的价格不直接进行干预。随着经济的集中化程度和国有经济的...
[详细]
《政治经济学大辞典》
字数(2801)
由计划价格体制过渡到市场价格体制的改革。包括改革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传统的价格管理体制两个方面。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价格体系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同类商品质量差价没拉开,不同商品比价不合理和主要农副产品购销价格倒挂。不合理的价格体...
[详细]
《新编经济金融词典》
字数(307)
嘉峪关市的价格体制改革,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 1979年至 1984年 10月。这一阶段的价格改革以农村为主,采取“调放结合,以调为主”的方针,主要是有计划地调整严重扭曲的价格结构,重点是提高农副产品价格和煤炭等基础产品价格。第二...
[详细]
《嘉峪关大辞典》
字数(581)
对住房价格及管理体制的改革。在把住房作为福利由国家统包的住房制度下,住宅不是作为商品,也没有价格,一般所指的房屋价格是指单位的住房建造工程费用和成本。在旧的住房制度下,住房价格是扭曲的,价格的确定没有科学依据。要实现住房商品...
[详细]
《房地产经济辞典》
字数(258)
价格体制改革主要是解决价格管理权限和方式的问题。着重解决计划经济时代“管的过多,统的过死” 的弊端,主要是下放管理权限或逐步放开农产品价格。变单一的价格管理形式为灵活的多种价格管理形式,最终达到全部放开农产品价格,实行宏观调...
[详细]
《中国农业全书·辽宁卷》
字数(812)
1986—2005年,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突破了国家统一定价的单一价格管理形式,通过下放和放开价格管理权,引入市场机制,形成中央、地方、企业分级管理,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市场调节价并存的价格体系,大多数商品和服务...
[详细]
《临夏回族自治州志》
字数(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