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又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十一月,上言曰:‘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详细]
《唐宋词百科大辞典》
字数(234)
散文篇名。三国蜀诸葛亮作。有前后两表。刘备卒后,刘禅继位。诸葛亮驻军汉中,准备北伐曹魏,出师前上此表。表中以后汉末期“亲小人,远贤臣”而致倾颓为...
[详细]
《中国古典文艺实用辞典》
字数(186)
三国蜀诸葛亮著。诸葛亮出师征魏,以图中原,出师前上表于后主刘禅。表凡二上,故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之别。前出师表,劝诫后主发扬“先帝遗德”,用贤纳谏,“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对宫中营中...
[详细]
《中国伦理大辞典》
字数(299)
三国蜀诸葛亮著。诸葛亮出师征魏,以图中原,出师前上表于后主刘禅。表凡二上,故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之谓。《前出师表》,劝诫后主发扬“先帝遗德”,用贤纳谏,刑赏无私,“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详细]
《伦理百科辞典》
字数(307)
作者诸葛亮,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这是他率军北驻汉中,准备北伐曹魏时给后主刘禅的一封信。内容是针对刘禅的弱点进行规谏,希望他“亲贤人,远小人”,广开言路,励精图治,完成先帝的未竟之业。此表作于乱世,却表现出作者顽强的兴邦立...
[详细]
《书信写作鉴赏辞典》
字数(252)
三国蜀国散文作品。诸葛亮作。始见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作于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是诸葛亮出师北伐之前上给后主刘禅的奏表。当时,蜀汉偏居一隅,国力疲弊,北惧曹魏之强,东惮孙吴之威,诸葛亮为了实现刘备振兴汉室、北定中原的...
[详细]
《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
字数(561)
指出征时发布的檄文;也形容人忠心为国,不惜身家。《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章武)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
[详细]
《唐代诗词语词典故词典》
字数(200)
三国蜀诸葛亮作。传世有前后两表。前表作于蜀建兴五年,当时刘备已死,刘禅即位,诸葛亮率...
[详细]
《齐鲁文化大辞典》
字数(109)
一作《前出师表》。散文篇名。三国蜀诸葛亮作。见《文选》。作于蜀建兴五年(227)。为作者率军北驻汉中,临发前所作。文中追思先帝遗德,规谏后主刘禅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而应亲贤臣,远小人,执法公正,赏罚不宜有所异同。认为今南方已...
[详细]
《中国文学大辞典》
字数(224)
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
[详细]
《中学古诗文鉴赏辞典》
字数(2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