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的高投入一直都是我国农业生产的显著特征,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也产生了强烈的负外部性——化肥面源污染。农户作为化肥使用的主体,对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碍于小农特征,仅从小农户出发引导其减少化肥用量十分困难。规模经营农户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及快速发展,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详细]
安徽农业大学 硕士论文 2019年
下载次数(83) | 被引次数(1)
利用宏观数据和总量、强度与相关系数指标,描述化肥减量变化特征,分析化肥用量与作物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十四五"化肥减量目标和政策建议。研究显示:首先,在1980年~2018年间,全国化肥用量从长期增长逐渐转变为总量减少和强度下降,尽管省际间差异明显,但大多数...[详细]
《农村经济》2021年03期
下载次数(604) | 被引次数(9)
已有研究主要从要素禀赋相对稀缺性视角来考察农户化肥用量差异,但普遍忽视了稀缺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潜在影响。本文在理论层面阐明了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影响农户化肥用量决策的内在机理;进一步地,基于湖北省2016—2019年水稻种植户的独立混合截面数据,运用KV-IV估计方法和拓展回归模型估...[详细]
《资源科学》2022年08期
下载次数(522) | 被引次数(0)
2005-2012年对全省71.09万农户大田作物施肥调查和3.04万户果树、茶叶施肥调查表明,近年安徽省化肥用量逐年增大,2012年化肥年用量317.48万t,比2005年增加49.84万t。全省大田作物氮肥持续增长,2012年增至169.9万...[详细]
《安徽农学通报》2014年06期
下载次数(311) | 被引次数(5)
台湾省政府主席在省农业发展方向与策略研讨会及农业研究成.果展览开幕式上表示,农业部门今后六年...[详细]
《台湾农业情况》1992年03期
下载次数(17) | 被引次数(0)
化肥减量施用是实现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而小规模分散化的经营格局不利于化肥减量技术的推广使用。农民合作社是弥补小规模经营不足与实施农产品质量认证的重要制度安排,其能否以及如何促进农业化肥减量是当前亟待回答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阐明了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详细]
《自然资源学报》2022年12期
下载次数(472) | 被引次数(0)
通过增施商品有机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逐步解决制种玉米生产中长期过量施入化肥...[详细]
《农业科技与信息》2022年06期
下载次数(109) | 被引次数(0)
[目的]过量施用化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是造成洱海流域上游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调查分析农户减少化肥用量和采用有机肥的意愿有助于了解其调整施肥结构的行为。当前研究忽视了农户减少化肥施用强度和采用有机肥的意愿间的替代性,未能开展联立研究。[方法]基于洱海流域上游397个水稻种植户的问...[详细]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年04期
下载次数(1038) | 被引次数(64)
为探求和估算我国主要农作物化肥用量,本文分析了30多年来我国农作物化肥使用现状和不同类型农作物的化肥使用情况。结果发现我国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增长迅速,从1980年的1 269.4万t增长到2014年的5 995.9万t,增长了4.7倍,年均增长率为4.67%。谷类作物化肥用量仍然是...[详细]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7年04期
下载次数(1768) | 被引次数(137)
江苏省农委近日召开全省菜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工作推进会,提出扎实开展菜果茶有机肥替...[详细]
《农家致富》2017年13期
下载次数(4) | 被引次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