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学问词条 学问文献 原位修复 相关学问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们开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和环境,环保与文化成为热门话题。水质原位修复魔船是一种采用微生物技术、净化河道水质的环保设备,具有净化黑臭河道、美化生活环境的功能。针对微生物水质原位修复技术,国内外已经拥有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但对微生物水质原位修复相关设备,及其...[详细]

华南理工大学 硕士论文 2018年 下载次数(109) | 被引次数(3)

六价铬是地下水中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了危害或者具有潜在的危害。原位修复技术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地下水Cr(VI)污染修复技术。研发经济、有效、对环境友好的原位修复试剂,对于地下水Cr(VI)污染场地的控制与修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工业糖浆是制糖工业产生的副产品...[详细]

吉林大学 博士论文 2016年 下载次数(902) | 被引次数(12)

陕北原油开采和原油产品加工极大的促进了陕北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但其勘探开发、油气储运和化工生产过程造成的石油污染对土壤安全及陕北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植物-丛枝菌根生物修复技术利用两者共生机理以增效降解土壤石油污染,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等特点,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详细]

延安大学 硕士论文 2018年 下载次数(120) | 被引次数(1)

富营养化缓流水体是指流动缓慢且出现富营养化现象的河流或湖泊等水体,具有自净能力差、复氧动力不足、自净化困难等特征。浮岛技术是一种水体原位修复技术,因其具有应用灵活,造型美观等优点而得到较为迅速的发展,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类水体的修复及造景中。但传统植物浮岛因植物具有明显的生长周期而产...[详细]

北京林业大学 硕士论文 2016年 下载次数(367) | 被引次数(3)

地下水是我国重要的供水水源。目前地下水面临日益严重的有机污染问题,开发绿色可持续的原位修复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臭氧微纳米气泡技术在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总结了有机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有机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建立一套...[详细]

清华大学 博士论文 2019年 下载次数(301) | 被引次数(0)

沉积物是水生生态系统重金属迁移转化重要的源和汇。近年来,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目前,我国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形势不容乐观,时刻威胁着水生生态系统及人体健康的安全。因此,重金属污染沉积物的有效管控迫在眉睫。然而,我国尚没有相应的河流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详细]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博士论文 2021年 下载次数(707) | 被引次数(2)

土壤和底泥中重金属的长期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损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生物炭作为一种价格低廉的碳质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土壤改良和水污染处理,其作为吸附剂用于土壤和底泥原位修复潜力巨大。本文主要研究了生物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土壤和底泥重金属固定转化中的应...[详细]

湖南大学 博士论文 2017年 下载次数(1841) | 被引次数(13)

摘要:同源重组介导的基因定点整合以及原位修复是比较理想的基因编辑方式。但是由于细胞中内在的同源重组效率很低,所以这两种策略的应用在研究中还并不普及。类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cleases, TA...[详细]

中南大学 博士论文 2014年 下载次数(323) | 被引次数(0)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可从废水中回收能量,是一种新兴的环境技术。早期对MFC的研究多集中在如何提高其产电性能方面,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MFC的燃料来源广泛,从易降解的葡萄糖、乙酸钠等到难生物降解的苯酚、吡啶等都已被证明可作为其燃料,这提供了一种思路,使得MFC可应用于处理污...[详细]

合肥工业大学 博士论文 2012年 下载次数(1949) | 被引次数(21)

针对受污染底泥污染物释放导致上覆水体二次污染的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湖塘底泥污染现状及污染底泥对上覆水体的影响,然后对固定化微生物载体特性进行分析,并应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对湖塘底泥进行修复,通过改变装置的设置位置、上覆水DO以及pH,筛选出固定化微生物原位修复湖塘底泥的最佳工艺条件...[详细]

广西大学 硕士论文 2017年 下载次数(504) | 被引次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