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学问词条 学问文献 古油藏 相关学问

布龙果尔古油藏是新疆北部地区发现的首个泥盆系古油藏,它的发现和研究对于重新认识和评价北疆地区泥盆系的油气地质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野外考察和实测地层剖面的基础上,利用有机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锆石U-Pb年龄测定等分析手段,对布龙果尔地区的地层发育特征、构造变形特征、...[详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博士论文 2012年 下载次数(570) | 被引次数(7)

在华南黔中—雪峰-江南隆起带北侧以及南盘江-十万大山地区分布着大量的古生界—中生界古油藏古油藏的存在说明,在地质历史上这些地区曾存在大规模的油气运移及聚集,尽管这些油藏后来遭受了明显的破坏。位于贵州省东南的麻江古油藏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海相古油藏之一,属构造圈闭—岩性遮挡复合型油藏...[详细]

中国地质大学 博士论文 2010年 下载次数(946) | 被引次数(20)

川东北大巴山前陆构造带,为大巴山冲断褶皱带的次一级构造单元,往北与大巴山逆冲构造带相连,向南与大巴山前陆坳陷带相接,北西方向与米仓山构造带相连,南东方向则与川东高陡褶皱带毗邻,整体形态表现为一往南西向突出的弧形构造带。区内拥有良好的烃源岩、储集层及盖层等油气成藏条件,史上多期次的...[详细]

成都理工大学 硕士论文 2013年 下载次数(415) | 被引次数(0)

扬子地台西南缘的黔西南地区,不仅是我国卡林型金矿床的重要产区,也是我国南方油气勘探的重要战略区块。区内卡林型金矿床主要赋存于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受背斜或断裂构造的控制。以水银洞、烂泥沟、丫他三个典型卡林型金矿床为例,水银洞金矿床主要赋存于上二叠统龙潭组生物碎屑灰岩、粉砂岩中,矿体...[详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硕士论文 2012年 下载次数(544) | 被引次数(10)

近些年关于南羌塘盆地侏罗系砂糖状白云岩古油藏的油源问题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主要原因是降解作用对常规的饱和烃化合物以及参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芳烃和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抗生物降解能力强,且蕴藏反映油藏的成烃母质来源、成烃环境以及热成熟度等多方面地质地球化学信息。对砂糖状白云岩古油藏...[详细]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02期 下载次数(423) | 被引次数(1)

本文以湖南花垣铅锌矿床和贵州牛角塘铅锌矿床为例,探讨了湘西黔东地区铅锌矿与古油藏的关系。二者在空间分布上关系密切,存在"共生"和"上油下矿"两种关系,下寒武统清虚洞组既是铅锌矿重要的赋矿层位也是古油藏储集层之一;铅锌矿源层可能为新元古代基...[详细]

《华南地质与矿产》2012年03期 下载次数(340) | 被引次数(30)

综述了古油藏的相关概念、发展历史与进程,古油藏研究进展表现在早期的古油藏的发现与证实,中期的储层固体沥青-成藏成矿流体关系研究,晚期的古油藏与现今气藏研究3个方面;刻画了古油藏研究今后的重点,主要包括未有钻井资料地区古油...[详细]

《地质科技情报》2010年04期 下载次数(524) | 被引次数(20)

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简称下组合)古油藏发育,储层沥青丰富,在不同层系均可见及。乐山-龙女寺加里东期沉积-剥蚀型古隆起是古油藏石油运移、充注的指向区,总体上控制了下组合储层沥青的分布...[详细]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下载次数(547) | 被引次数(25)

古油藏是指已被破坏的油气藏。中国存在众多的古油藏,本文简要...[详细]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02期 下载次数(239) | 被引次数(3)

贵州晴隆锑矿床是我国南方的主要锑矿之一。前人在沙子岭钻探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古油藏,紧靠晴隆锑矿床,二者紧密的空间联系说明了两者在成因上可能存在的相关性。本文结合古油藏和泥盆系地层的有机地球化学实验数据,立足古油藏和锑矿床,分析古油藏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并进行油源对比和烃源岩评价,对...[详细]

昆明理工大学 硕士论文 2017年 下载次数(143) | 被引次数(1)